天天看點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文|令狐伯光

宋曉飛導演,張若昀、李庚希、胡軍、高偉光、張天愛、劉端端、邱心志、田小潔、王天辰、李純、丁笑滢、董顔、廖慧佳、孫雅麗、孟子義等主演的古裝劇《雪中悍刀行》已經播出十來天了。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這部劇的成績說差倒也不差,根據某平台資料顯示還是同時段國産劇收視率,網站播放量最高的電視劇,要知道這個時間段開播的國産劇數量很多,可以說相當的“内卷”了,它能在一票國産劇中沖出重圍這個成績自然不算差。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但如果要說這部劇多成功呢又不至于,這個口碑上面非常分裂。不管電視劇觀衆還是原著粉一緻承認動作戲嚴重不行。但在角色塑造和故事劇情上面就有很大的分歧。原著粉認為無論是角色哪兒哪兒都和原著沒得比(極少數受到誇獎),但電視劇觀衆認為這些方面又還可以。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這部劇成績還行但是影響力上不夠。又由于《雪中悍刀行》開播的時候打着的是武俠劇的旗号,再結合這兩年武俠劇品質普遍不行,很多人認為國産武俠劇沒救了。其實從全世界的文化發展來看。武俠劇應該像美國的西部片,太空歌劇,日本的劍戟片一樣,在新時代衰落後再借由其它題材重生,武俠劇早該退出曆史舞台了。

武俠被拔高?金庸、古龍真的難登大雅之堂嗎?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金庸去世了,又因為武俠影視劇的衰落(武俠小說早不行了),這兩年開始有很多人提出武俠被高估,或者探讨武俠文化的局限性等等問題上,其中有不乏批評武俠小說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人存在。

我覺得武俠的地位就算有些拔高了,但也沒有拔高到多少。說到底,20世紀中國發展得好的通俗文學并不多,任何流行文化表達的内容都和現實中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環境變化有關,武俠文化也一樣。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什麼是武俠?無非就是個人潇灑主義,大多數都是天下興亡與我無關,誰坐江山,江湖都在。強則武林盟主,弱則退隐江湖。江湖武林是一個泛化而脫離現實世界的夾層空間。這個夾層空間給人快意恩仇的個人主義最大的空間和自由。

這個類型的局限性确實很大,格調高度就不夠了。而比較經典例如《射雕英雄傳》就是多了一層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事,《天龍八部》北宋背景下多國紛争的喬峰就義的悲劇,《笑傲江湖》的政治隐喻,再到《鹿鼎記》幾乎隻差一腳就是嚴肅文學了。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是以,金庸比一般的武俠作家要突出很多,但最根本的還是個人主義。

那什麼是時代大背景?自然是西方自由主義與東方傳統文化沖撞的時代大背景。個人的自由,無拘無束,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靠個人努力和機緣成就小我的江湖夢,這種虛化國家民族的大背景是和當年時代潮流思潮是一緻的。當然也更展現的時代的現實,移民追夢,反正都是江湖。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但是武俠好不好呢?奇怪的點又回來了,越曆史越真實越政治,這個武俠好像反而更能出彩。這種奇妙的反差也是現實的寫照,再個人主義浪漫,沒有了國家民族和現實那也就不那麼浪漫了。

越是想逃離江湖,想逍遙,但是江湖無處不在。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這就是古龍的表達了,武俠這個虛幻的空間越是想逃離現實社會和上層建築,結果卻發現上層建築和現實社會無處不在,所謂的自由也和武俠世界一樣的虛幻。是以武俠小說自己最後反而變成了筆下的江湖中人,想逃又逃不了的沖突。

這也是金庸和古龍最高的成就,後來的大陸新武俠中探讨這兩個核心的,無論《昆侖》的鳳歌,還是小椴,滄月和步非煙等等都是亦步亦趨的學習。我認為隻有孫曉的《英雄志》在這兩個文化表達上面有了較大的突破,可惜架構太大,角色太多,内涵太過深刻,作者明顯把握不住了。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武俠小說是中國文學曆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内容,這是一個事實,無法改變。香港武俠小說之前就有不少類似的題材,後來在香港幾位作家手上得到極大發展,影響力更是遍布華人世界,這一點也是事實。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一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在經曆過萌芽、發展、頂峰之後,往往都會走下坡路。文藝類的作品,除了有閱聽人作為發展的土壤,優秀作家的作用更加重要,文學作品的興衰和這兩者都有關系。武俠也是同樣,閱聽人減少以及大師的離去,不可避免要走下坡路。

除了慢鏡頭,選角不符?《雪中悍刀行》到底爛在哪裡?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武俠小說的衰亡就是這個趨勢,武俠影視劇也是這個道理。本來武俠劇衰落後,一如美國的西部片,太空歌劇一樣,在新時代應該借其它類型重生的。像受到好評的《曼達洛人》就是太空歌劇+西部片。

日本劍戟片的思路則在很多日本動漫中重生,中國武俠片應該在仙俠,還有玄幻古裝劇中重生。但是因為2012年後中國掉入了“流量經濟”,在影視技術“國術”表現上面,還有“仙與俠”的表達上面嚴重走偏了。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雪中悍刀行》大概是中國“流量經濟”過後遺留的制作模式,與複制市場成功産品的思路,再和選擇的不合适團隊,甚至還有一定小說改編的原因結合,最終才導緻了現在這個尴尬的局面。

一是《雪中悍刀行》單論制作水準不爛,可惜最重要的地方拖了後腿。它的演員和故事劇情改編有一定的争議,但真正受到觀衆一緻批評的是武打戲,相比之下另外兩個方面的問題不算嚴重、至少不緻命。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這部劇的動作設計之前宣傳是《繡春刀》的桑林,為何這麼拉不清楚,但這部劇的導演明顯不知道觀衆喜歡什麼。導演宋曉飛是《一代宗師》的攝影師,這個慢鏡頭他想學王家衛《一代宗師》,這個綠色濾鏡他想學李安的《卧虎藏龍》,結果證明導演除了某些攝影還行(本職工作),對于武打戲和文戲的了解,與王家衛和李安相比差了100個張藝謀。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注意:這部劇的武打慢鏡頭和各種緩慢節奏導演不是不知道,根據采訪來看導演不僅知道,他是故意這樣搞的,他就是要挑戰觀衆的習慣,如果觀衆不喜歡就是不懂欣賞藝術,這個和現在國内影視從業者多像。

二是合作的編劇也不搭,王倦之前寫的劇本都非常成功。這種成立讓他打出名聲,片方選擇他自然是企圖複制《慶餘年》的成功,結果導演宋曉飛和王倦明顯不對付,明顯沒有和《慶餘年》導演孫皓,甚至是《舞樂傳奇》的于榮光合适(于榮光的電視劇離開編劇王倦都拉垮了)。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這部劇的劇情很明顯就是導演和編劇的創作理念有分歧,王倦編劇的電視劇都不适合慢,因為他擅長反轉和懸疑感,《舞樂傳奇》《大宋少年志》《慶餘年》都是一樣的,你腦子還沒跟上角色已經完成一個反轉了,這樣才有爽感。但導演又想做一個和以往不一樣的劇,想慢下來,是以畫風極其的割裂。除了打戲劇情進展也慢,可人物又在抖包袱,造成好像在看無聊情景劇的感覺。

三是導演,武打和編劇本來就不搭配了(演員也有一點但還算好),偏偏又遇到一個本來叙事就很散的原著小說,這就導緻電視劇放大了這個缺點。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雪中悍刀行》原著小說本來就沒有《慶餘年》适合翻拍電視劇,《慶餘年》雖然穿越劇老梗用得多但是整個故事結構清晰,情節邏輯順暢,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自己是說很多人說他穿越梗很俗,他就是要用這些俗的,還要用的好看。

比如退婚去掉也不影響故事結構和人物塑造,反過來《雪中悍刀行》的故事很模糊,很多東西翻來覆去的我覺得作者也沒考慮清楚。很多書迷誇烽火大太監,其實他最擅長的就是瘋狂堆一個個小高潮,但看完會發現一個個情節之間割裂嚴重。這種東西追文還好,一次一章感覺不明顯,但拍成電視劇會是個硬傷。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看起來我吹了一嘴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但《雪中悍刀行》叙事架構确實很零散,你單看他幾個單元覺得不錯,跟着追也覺得還行,但是通看就會覺得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寫得很散,整本書都是在堆砌,堆砌詩詞,堆砌人物,堆砌典故,堆砌情節,導緻通篇看下來很不舒服。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電視劇就全面放大了缺點,我感覺導演,編劇,演員和武打等等。有網友形容的“你管我叫哥,我管你叫爸,咱倆各論各的”那種感覺。就是武打、演員、編劇和導演各搞各的,當然導演的責任應該最大。因為他最終負責将演員,劇情和武打綜合在一起,從結果來看導演就是功力不行還自以為是。

《雪中悍刀行》證明武俠劇不行了?武俠、仙俠劇不需要拯救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如果從文化産業發展來看,武俠後适合新時代發展的是仙俠,玄幻等古裝劇。無論從影視技術還是現實社會看都是如此。近代武俠,抛開明清的作品,新派武俠不過是50年代港澳一場難看得不行的傳武擂台賽為契機而演化的。之後從梁金古溫黃——

武俠也發展也是宏大逐漸到回歸到個體人性的探讨,然後停滞不前了,以至于如今大熱起披着武俠皮囊的玄幻修仙,這點倒是和科幻文化殊途同歸(科幻背後是中國科技和國力崛起),好萊塢不也狂拍披着科幻皮囊的超級英雄片麼。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現在的《雪中悍刀行》算不上多麼的失敗,但是也算不上多麼成功。根據大趨勢來看,國内未來要拍肯定還是繼續拍仙俠,玄幻,還有這種朝堂,武俠和仙俠結合起來的幻想系作品,因為是大趨勢。

(從背後文化積累來講也一樣,現在的武俠小說遠沒有仙俠等網文積累深)

王倦編劇、張若昀主演反而錯了?《雪中悍刀行》救不了武俠劇

不過,《雪中悍刀行》的結果對于同類大項目的投資還是有影響的。因為資本都是想賺錢的,他們才不會管你是不是武打慢,劇情符不符合原著,現在電視劇成績不太好,不但續集可能難産,同類電視劇的投入可能也會減少。因為在他們看來就是這個ip改編的電視劇不行,絕大多數片方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最後,《雪中悍刀行》會不會有續集,仙俠劇和玄幻古裝劇還有沒有救,大家拭目以待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