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末農民起義中,比劉邦更有資格成功的是項梁和陳勝,但是他們都提前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在楚漢争霸中,比劉邦更有資格勝出的是霸王項羽,是天才戰神韓信,是彭越和英布。但是他們最終都灰飛煙滅。

曆史選擇了劉邦,讓他由一介布衣逆襲為一代帝王!這讓很多人看不懂,也不服氣。比如,三國時期思想家阮籍來到楚漢戰争廣武山古戰場時就曾發出感慨: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很多人把劉邦的成功歸結為他的運氣好。好的運氣對成功當然很重要,但是劉邦的成功,絕不是運氣好那麼簡單。劉邦的身上有好多優秀的品質,為衆人所不及!這才是他之是以取得成功的秘籍!
一,劉邦在關鍵時刻具有豁出去的精神
劉邦起事之初,在他的集團内部包括蕭何,曹參等人都不敢領頭頭起義,都怕萬一起義失敗會被誅滅九族。但是關鍵時刻,劉邦卻有些豁出去的精神,在起義隊伍中挺身而出,敢于帶這個頭,敢于冒滅族之險。這種大膽試,大膽闖的冒險精神,是一般人所不及的,但是卻是一個領袖級人物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二,劉邦一生自信,甚至自命不凡
劉邦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從小就自命不凡,充滿自信,一直覺得自己是龍種。
傳說,劉邦是母親劉媪和龍交配而生的,而且左腿上還有72顆黑痣。
《史記·高祖本紀》中說“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顔,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古人以左為尊,七十二則更為尊貴。七十二表示陰陽五行的最進階。
正因為如此,劉邦一生自信,自信自己最終能夠幹一番掀天揭地的大事業!
《史記 高祖本紀》 記載:高祖常繇鹹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這段話意思是說,劉邦曾到鹹陽服役。有一次秦始皇嬴政巡遊,劉邦看到了秦始皇雲遊那威武雄壯的場後,仰天長歎:“唉,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邦是一個素有大志的人。
三,劉邦經常打敗仗,但是敗而不垮
劉邦自從起事起就經常打敗仗 ,但是他敗而不垮 ,總是愈挫愈奮,屢仆屢起。他總能在逆境中謀發展,在挫折中尋突破。
起事之初,他經曆雍齒的背叛。他就積極向項梁尋求幫助,向項梁集團借兵,打敗了雍齒。
楚漢戰争中,他經常被項羽打得落荒而逃。彭城大打敗中,他連自己的老婆和父親都被項羽俘虜了。項羽拿劉邦的父親做人質,威脅劉邦投降。
《資治通鑒》中記載:“吾與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劉邦以流氓手段對付項羽的流氓手段,搞得項羽無計可施,隻好放過劉邦的父親。
劉邦無論何時何地,決不妥協,敗而不垮的精神,這也是一般人所不具備的!
四,劉邦有戰略眼光,善于犧牲局部利益,把控全局
劉邦是一個出色的戰略家。他能從戰争的全局來把控局勢,積極布局。他一方面在主戰場上和項羽糾纏;另一方面,他又安排韓信到齊地開辟新的根據地。他還積極拉攏英布,彭越集團的勢力,組成統一戰線,共同對付項羽。
在廣武山與項羽對峙時,雖然在主戰場上,劉邦局部處于弱勢——漢弱楚強;但是從戰争的全局來看,項羽已經處于弱勢——楚弱漢強!韓信,英布,彭越兵團已經對項羽集團呈包圍态勢!
這就是劉邦的高明之處!
五,劉邦有一雙慧眼,善于識人用人
一個高明的上司者必須有一雙善于識人的慧眼。漢高祖劉邦就是善于識人用人的大師。蕭何善于搞政務,那就讓他在後方搞後勤工作。韓信,樊哙,周勃等人善于打仗,那就讓他們領兵到前方沖鋒陷陣。張良,陳平善于出謀劃策,那就讓他們當軍師。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隻要把他們安排到合适的地方,發揮他們的特長,那就能實作人才的優化組合,就能形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劉邦善于識人用人,把手下的人才發揮到了極緻!
六,劉邦是位寬厚仁愛的長者,有容人之量。
劉邦是一位寬厚仁愛的長者,他不計前嫌,有容人之量。他這種人格魅力,也是廣納天下英才 的關鍵所在。
張良和他一見如故。早在劉邦做亭長時,作為老上司的蕭何,曹參就對劉邦十分欣賞。韓信,陳平也都是從敵對的項羽陣營逃過來投奔劉邦的。
楚懷王與諸将約定“先入關中為王”時,他認為項羽強悍冷酷,而劉邦寬容大度,有長者之風。是以給劉邦西進關中的機會。
王陵投奔劉邦後,項羽就威逼王陵的母親。王陵的母親認為“漢王是長者”。兒子輔佐劉邦是正确抉擇。為了不拖累兒子 ,她甯可拔劍自刎。
劉邦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大奇迹。他三年滅秦,四年滅楚,僅僅用了七年時間就成功登上那個時代的頂峰。這和他自身的過人之處是分不開的!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系立删)
歡迎關注,留言讨論,點贊,轉發,收藏!謝謝網友們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