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北宋王安石在《諸葛武侯》中這樣寫道:“恸哭楊顒為一言,餘風今日更誰傳。區區庸蜀支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這首詩對諸葛亮給予高度的評價,特别是他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值得後世效仿。王安石直言點明實力最小的蜀漢之是以能夠與東吳和曹魏相抗衡,完全取決于諸葛亮的功勞。

那麼,抛開小說神化的色彩,曆史上真正的諸葛亮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曆史上的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童年時期,痛失雙親

大人物都是生而不凡,命都非常硬,往往會傷及自己的至親。雖然這是一種非科學的說法,但諸葛亮确實命夠硬。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出生,諸葛家族在當地屬于地方鄉紳,家境非常寬裕,祖上幾代人都做過朝廷的命官。

可是好景不長,諸葛亮出生後3年其母親病逝,又過去5年,諸葛亮8歲的時候,父親又病逝。無奈之際,諸葛亮隻能和幼小的兄弟諸葛均來到自己叔叔諸葛玄的家中。

曆史上的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隐居苦讀,名揚四海

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是内心極其狂熱的一個人,不像崔州平等人,真正喜歡縱情于市井山水之間。諸葛亮一心一意想要入世為官,想通過自己的一番才幹,創造一番作為。

隐居期間,他廣泛地結交天下名士,與他們共同讨論天下大事。而且得到業界一緻好評。這一點從《三國志》中一些人物的話語中可以得知,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時說過,世上的那些儒生們豈能洞悉時局走向,真正是洞悉左右時局的隻有伏龍鳳雛。

曆史上的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包括徐庶走馬薦諸葛,也能夠看出,徐庶離開劉備後,思來想去想到諸葛亮,便告訴劉備,諸葛亮是個大才,必須要盡到禮數,才能請動。照常理說,徐庶是個非常樸素耿直的人,既然要特意囑咐劉備,說明諸葛亮應該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随後,劉備按照徐庶的建議,往返周折終于如願以償見到諸葛亮,兩人促膝而談,相見恨晚,進而引出名垂青史的《隆中對》。《隆中對》為什麼如此出名,因為它為蜀漢開創基業制定出基本思路,可以說《隆中對》完完全全是為劉備量身定做的,包括蜀漢政權建立後,仍然都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曆史上的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出色的遊說家

不得不說,諸葛亮是個出色的演講家或是遊說家。赤壁大戰開戰前夕,劉備孤掌難鳴、勢單力薄。諸葛亮主動請求去東吳遊說,結果東吳孫權搖擺不定,隻是采取按兵觀望的态度。

諸葛亮為了幫助孫權下定決心,開始了自己精彩的演講。諸葛亮先是故意激怒孫權說,既然東吳沒有信心打赢曹魏,幹脆繳械稱臣。

孫權聽完此話,不動聲色地說,劉備為什麼不投降曹操。

諸葛亮慢慢說道,劉備是皇族後裔,生而有骨氣,是絕對不會投降曹操。

孫權一聽,區區劉備都敢與曹操抗衡,自己富有江東怎麼能掉價,便答應孫劉聯合共抗曹魏。劉備也接着此次赤壁之戰的機會,開始大肆擴充自己的地盤,為三足鼎立之勢奠定根本的基礎。

曆史上的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諸葛亮雖為人臣之典範,但方法實在不可取。且看史書記載有關司馬懿提及諸葛亮的話。司馬懿問使者:''諸葛公起居飲食怎樣,一頓能吃幾米?''使者說:''三四升。''然後對問政事,使者說:''打二十軍棍以上的處分,都是諸葛公本人閱批。''

諸葛亮謹慎細緻到什麼程度?連打二十軍棍的處罰都要自己親自過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生活中如此謹小慎微的一個人是多麼可怕。一個丞相如果連二十軍棍的奏章都要批閱,這一天當中他将要有多少工作量去完成。

既要帶兵打仗,按時上朝,又要過問此等細小的事情,諸葛亮一生最大的敗筆也正是如此,最終精力耗盡,活活累死自己。

曆史上的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最後我們以《出師表》中的一段話回顧諸葛亮的前半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每當捧起《前後出師表》拜讀時,不覺間有一種潸然淚下的感覺,一位風燭殘年的老臣情真意切地吐露着自己的心聲,字字句句都擲地有聲,振聾發聩。隻可惜諸葛亮生不逢時,若是太平盛世,中國曆史必然多出一對''主名臣賢''的佳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