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洪澤湖畔的書香之家

煙波浩渺的洪澤湖,猶如一隻美麗的天鵝展翅于淮河下遊的蘇北大地上,故而又有“天鵝湖”之美稱。洪澤湖地區不僅特産豐饒,民風淳厚,而且人傑地靈、英才賢達輩出。

在洪澤湖東岸坐落着一座精緻的小城與湖同名,在這座小城裡有一戶夏家則以“書香之家”而聞名城鄉,這戶的長者就是夏克智老先生。

2014年3月底,江蘇省文化廳在全省基層推薦、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的基礎上,公布命名了全省第五批特色文化之鄉、特色文化團隊、特色文化家庭和特色文化标兵。在這批公布命名的6個特色文化家庭中,夏家榜上有名,且是這批特色文化家庭中唯一的書畫之家。2015年12月,夏家又入選第二批江蘇百名書香家庭。2016年4月,夏家再傳捷報,夏克智四兒子夏寶國家庭入選全國第二批全國書香之家。

夏家祖居淮安淮城鎮,世代以教書為生。1937年遷居洪澤。其家訓是以德為本,做事先做人,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誨人不倦,位卑未敢忘國憂。家風傳承書法詩詞愛讀書,寫好字與傳播優秀文化相結合。

洪澤湖畔的書香之家

夏克智詩書畫集

勤學苦練 獨豎一幟營翰逸

夏克智,1930年出生于江蘇淮安的書香門第,是淮安市洪澤區(原洪澤縣)文化系統的離休幹部,進階書法師,中國詩書畫聯盟名譽主席、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畫名家研究會主席團成員。其曾祖父、父親為當地有名望的教師,都寫得一手好字。夏先生自幼受家庭熏陶,酷愛書藝,12 歲時就在學區舉辦的書法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就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真、草、隸、篆均自成一格。其作品多次在國内國際大展中頻頻亮相。據不完全統計,僅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夏先生的作品就有50多次在國内外書法大展中與觀衆見面,二十二次獲金獎。2009年,夏老先生的專著《夏克智詩書畫集》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引起了書畫界同行的廣泛關注。著名文藝評論家左莊偉先生評價夏克智的藝術水準不愧為當代名家。南開大學孫德銘教授更是稱贊夏克智的書法藝術功底為當今許多書家所不及。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尹石評價夏克智詩詞書法“歌賦詩詞遵舊律,草真隸篆拓新蹤”。贊揚其“結字嚴謹、疏密有度,頓挫揚抑、峰回路轉,力透紙背、筆能扛鼎,得泰山之高境,見曹全之靈敏。”

洪澤湖畔的書香之家

受父輩的影響,夏克智先生的子女在同輩中書法技藝也堪稱優良。夏老第四子夏寶國堅持弘揚良好的家風,恪守良好的家訓,用精美的書法作品向社會各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受到廣泛好評。夏老第四個孫子夏洞明五年級時參加全縣少兒書法比賽獲一等獎,國中一年級時參加國際少年書法比賽就奪得了金獎。

胸懷天下 放眼五洲飄墨香

福田一郎是日本姬路市日中友協會長,曾多次訪華并受到中國上司人接見,非常熱心中日友好。1984年,他寫信給當時的洪澤縣長周榮才,希望與洪澤縣開展民間友好交往,周縣長請夏克智用小楷謄寫他的回信。福田一郎接信後大喜,甚贊縣長回信内容高雅,同時十分仰慕夏克智先生的書法藝術,随後便寫信提出與洪澤開展包括書法在内的更廣泛的文化交流。福田一郎給夏克智寄來書法條幅,夏克智則又以隸書條幅鶴頂格《七律 詩寄福田一郎先生》回贈。随後,日本包括三木市書協會長公森惺男在内的一大批書畫家紛紛慕名寄來自己的得意之作交流。日本書畫藝術界多次邀請夏克智的書畫作品參加在日本東京、大阪、神戶、奈良、九州等地舉辦的中日書畫名家作品展,新華日報曾專題報道。

洪澤湖畔的書香之家

文化交流與招商引資、經濟交流相輔相成,洪澤縣上司在出國招商考察時,夏克智的書法作品成為他們與外國朋友交流的重要選項。他共有80多幅作品被作為禮品贈送給日本、捷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英國、美國、加拿大的友人和友好城市的政要、藝術家、客商。有人這樣贊美他“執著書法争創新,神留個性自然成。青山墨海詩千首,天馬行空響應聲。”

2010年10月,鑒于夏克智在詩書畫藝術領域所做出的貢獻,取得的傑出成就,經中國詩書畫學會、中國傳統文化交流協會評定,授予夏克智“中國詩書畫大師”榮譽稱号。2013年12月10日 ,中國國家書畫網、中國當代收藏家協會通知夏克智入選“中國書畫收藏最具投資價值二十位藝術家”。2014年2月,中國藝術人物網提名國内50名具有實力的藝術家參評中國十大藝術家,夏克智名列其中。2014年6月20日,中國書畫黃頁網、新華人物網、中國藝術名家研究院通知夏克智:“紀念建國六十五周年共和國傑出藝術家評選活動”50位候選藝術家,夏克智名列其中。

助人為樂 義務書春七十載

夏老之子夏寶國也是當地文化圈的活躍人士,鑒于他對書法詩詞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當地和外地的很多重要書畫詩詞活動都會邀請他參與或請其組織協調。

夏寶國繼承學習夏克智先生書法詩詞的同時,不忘教育培養兒子夏洞明,使其書法水準不斷提高。2014年12月,其書法作品又入選全國五大淡水湖地區法治文化書畫展。2015年春節前,已參加工作的夏洞明代表南京市金陵圖書館到鎮江市農村義務為農民寫春聯。每到春節進了臘月門就開始為鄉親義務寫春聯。夏家從夏克智20歲開始到今年,已堅持了72多年,深得鄉親們好評。為兒孫能更好的運用擅長的書法詩詞楹聯傳承助人為樂的家風,2016年元旦春節夏克智先生不顧87歲高齡,親率子孫自走上街頭,為民書春。年輕時乃至到80歲,每年義務寫春聯都堅持到除夕下午。

洪澤湖畔的書香之家

夏寶國不僅像父親那樣為民義務書春,還運用自己的影響力,組織縣内其他書法家義務為民書春,從2000年任洪澤縣文聯主席開始至今以堅持了21年。夏家每年為民義務書春少則三百副至五百副楹聯,多則兩千至三千副。夏寶國作為當地文化界的一名官員,在職期間,組織編纂了《千秋詩文洪澤湖》、《洪澤縣文化志》、《運河樞紐高家堰曆代詩文選編》、《洪澤湖石刻文化遺存》《運河記憶——洪澤非遺文化叢書》等多部地方文化史志文獻。他撰寫了《淮河賦》、《洪澤湖頌》、《彭雪楓将軍賦》的50多篇反應地方文史、民情風俗、深厚文化的古典賦文,推介世界文化遺産洪澤湖大堤,為地方文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洪澤湖畔的書香之家

夏寶國的母親長期堅持勤儉持家,忠厚待人,默默奉獻,長期支援家人用書法宣傳傳統文化和為鄉親服務,盡管已去世10年,但為兒媳樹立的榜樣形象還在發揮作用,夏寶國的妻子紀如明說,我雖然不能像他們那樣潑墨揮毫,但能為他們做好後勤同樣感到光榮和開心。夏洞明妻子吳漪萍先後在美國肯尼索州孔子學院、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國際學校任教,向外國人傳播中華文化,深受學生歡迎。

夏家長期堅持用書法詩詞等多種形式弘揚傳播傳統文化,為民服務,成效顯著。中國水利報、新華日報、江蘇勞工報、淮安日報、京江晚報、現代藝術家報、書法導報等多家媒體先後作了多次報道。(魏瑩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