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枭雄多不勝數,為何陳宮要投靠呂布?原來呂布是他最好的歸宿
導語:三國很多軍閥都有他的貼身謀士,曹操有郭嘉,劉備有孔明,孫策有周瑜,袁紹有郭圖,呂布有陳宮。這些軍閥和謀士之間大多“一見鐘情”,隻有一個是“移情别戀”,這個謀士就是陳宮,他抛棄了原來的主公曹操投靠呂布。天下軍閥那麼多,陳宮為什麼兜兜轉轉最終選擇了呂布呢?

陳宮這樣做的第一個原因是呂布勢力内部竟争不激烈,陳宮容易上位。呂布手下不缺猛将,高順張遼等等都是一流的将領,呂布勢力最缺的就是智囊。呂布在諸侯混戰中因為缺少智謀是以老是吃虧,他遲遲未能建立自己的根據地隻能投靠别人,最後落得個“三姓家奴”的稱号,他本人很是憋屈。這時候陳宮投靠呂布,就有一種雪中送炭的感覺,呂布一定很感激自己,加上他比呂布軍那些莽夫有文化,上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陳宮投靠呂布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呂布勢力的硬實力很強。當時呂布手下有八健将,張遼的騎兵營,高順的陷陣,這些軍隊在古代那是一等一的精銳。呂布軍在當時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精兵,但他們沒地盤征兵是以軍隊規模比較小,屢屢在諸侯争霸中吃虧。陳宮加入呂布軍之後就能夠立馬掌握三國最精銳的一支部隊,這麼大的便宜誰不去撿呢?
陳宮投靠呂布還因為呂布的名氣。提起當時的九州第一大将,三國所有人都會第一個說出呂布的名字,這就是呂布軍的文化軟實力,其他軍隊是學不來的。打着呂布軍師的名号,陳宮自己的身價也會上一個層次。例如武功中流的周倉因為是關羽的部将,現在許多關于關羽的雕塑都會捎上他,關羽的塑像一旦不拿刀,畫師一定會在隔壁雕上一個托着刀的周倉,這叫做名人效應。沒加入呂布軍之前的陳宮離開曹操後默默無聞,他當了呂布的軍師後可以和郭嘉荀彧同台較量,這就是身價的提升。
陳宮這人很看重人情情義,但做大事不講道德,屬于見小義而忘大義的人,他的性格和呂布一拍即合。陳宮曾經因為曹操殺害無辜的呂伯奢一家而棄曹操而去,此時很多人以為他是個有良心的義士,然而陳宮後來做的事情讓人大跌眼鏡,他竟然慫恿呂布趁着劉備出征被刺他,一口氣吞下劉備的徐州。要知道當時劉備是主呂布是客,劉備看呂布沒人收留才讓他入駐徐州,陳宮竟然為了領地這樣對自己的恩人,可見他做大事不講節操。剛好呂布也是這樣的人,他三次改換門庭親手弑主也很不講大義。
結語:群雄割據背景下的呂布,是個勢力一般的軍閥,憑呂布的上司力,成為霸主是不大可能的,當時整個呂布集團就像曹操說的“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陳宮加入呂布不一定為了統一中國這樣偉大的目标,他可能僅僅想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身價而已,而且陳宮水準也一般,去别的勢力很是吹虧,是以呂布成了他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