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梁羽生說,他在閑來無事的時候,對中國的皇帝壽命做了一些統計。他發現,盡管他們貴為萬歲,但多半都命短。

最短命的是南北朝的皇帝,比如南朝的“宋”,在宋、齊、梁、陳四個朝代中,算是最長命的王朝,共59年,但在此期間卻換了八個皇帝。最短命的王朝“齊”,二十四年中換了七個皇帝。

皇帝壽命平均最短的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活了62歲,其他12個皇帝,有四個未過十歲,有六個在三十歲左右就死去了,還有兩個活到四十歲。十三個皇帝加起來的平均壽命也不到三十歲。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相比較而言,清朝皇帝的壽命是最長的。從清朝入關到辛亥革命,267年間換了十個皇帝,其中還有一位活到了八十九歲,就是乾隆,他算得上是曆代皇帝中最長命的。但即便如此,清朝皇帝的平均壽命也不到五十二歲

如果拿李世民的壽命與清朝皇帝的平均壽命相比,李世民也算不上是短壽,他的壽命在曆代王朝的皇帝中也還是有競争力的。

從上述皇帝的壽命來看,他們的短壽必然有着一些共同的原因,其次才是個人方面的原因。我們先來看一些共同的原因,被謀害的不算在内。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慢性疾病的困擾

首先有一點是肯定的,古代人們的平均壽命遠沒有現代人高,主要局限于生活條件的惡劣。但這樣的事情并不會在帝王中出現,他們擁有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廣大财富,生活優渥,聲色之想、口腹之欲的滿足更是不在話下。

但就是這樣優渥的生活,也有着潛在的危機。在古代,不像現在,可以體檢,利用高科技來檢查身體的情況。這樣一來,一些慢性病症就很難被甄别出來,比如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富貴病”,不少就是由于營養過剩,缺乏運動等因素而導緻的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這些病都是高發于生活條件較為富裕的地區。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不論古今,我們的身體構造總是一緻的吧。我們今人所得病症也同樣會發生在古人身上,特别是一些富貴病,肯定也會或多或少的發生在皇帝身上。既然如此,那李世民也是大機率中的一分子,也極有可能受到這些慢性疾病的困擾。

雖然是慢性病,但病痛不論大小都有可能使人緻死。

貪欲

我們知道,帝王後宮美女如雲,除了三宮六院,還有龐大的宮女集團。皇帝想要誰來侍寝或者臨幸誰,都是無可厚非的。

皇權的無限膨脹,也造就了他們各方面欲望的膨脹。曆史上因縱欲而死的皇帝并不是沒有,比較典型的有:漢成帝劉骜,南宋度宗趙禥,明武宗朱厚照、清代的鹹豐皇帝。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荒淫的生活基本等同于慢性自殺,再加上當了皇帝後,這些帝王也不用出去打仗了,沒有了鍛煉身體的機會,健康出點問題,再加上縱欲,早死那是必然的。

那麼李世民有沒有這樣的問題呢?肯定有。根據唐朝的後宮制度來看,有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寶林二十七人、禦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當然在這些女性當中,也有不少連皇帝的面都見不着,但這些數字足以說明,唐朝後宮有着龐大的女性。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單就有名有姓的後宮妃嫔,也可以點出七八位來,比如長孫皇後、大小楊妃、韋貴妃、陰妃、燕妃、賢妃等。李世民在貞觀五年之後,由于天下大定,也逐漸滋生出貪圖享樂的思想。

是以,縱欲也是造成李世民,乃至多數帝王壽命不長的原因之一。

以上兩個原因屬于帝王位的一些通病,就李世民個人而言,也有其個人因素。

文治武功皇帝--都是用命拼來的

曆史上一些勵精圖治的皇帝,換句話也可以說,他們是拼命三郎。就像一個人一樣,沒有加倍的超負荷工作,很難交出一份完美的成績單。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在每一個曆史盛世面前,其背後都有一位勤勞的帝王。李世民在戰場上是一個十分勇猛的人,當年與王世充在洛陽邙山一戰中,為了探清對方實力,他自己親跨戰馬,隻帶了數十名騎兵,就沖進了敵陣。

一路殺到了敵陣背後,與随從也打散了,身邊隻有将軍丘行恭一人。王世充抓住機會,一箭射中了李世民的戰馬。還好在丘行恭的掩護下,他騎上了丘行恭的戰馬,又與其一路殺回去,突陣而出。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在戰場上如此勇猛的李世民,受傷是難免的,并且在戰場上時遇緊急情況,作為将領的他,不管是體力還是精神耗費都不小。

成為皇帝之後的李世民,雖然很少參與戰事,但政務也一樣繁忙。大唐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這背後都有他的參與決策。

由此可見,他在體力和精神方面的損耗是很大的,極有可能積勞成疾。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皇位繼承者的困擾

李世民與長孫皇後育有三男四女,那麼選誰來做大唐的繼承者,這讓李世民也很頭疼。問題了除了嫡子,還有11個庶子。兒子多了,打架是難免的。

李世民一開始按照祖制,他立了長子李承乾為太子,但是太子不争氣,又涉嫌謀反,于是又被廢掉了。次子李泰雖然聰明,李世民對他極為寵愛,但内心黑暗,李世民多次試探他,差點立他為太子,結果最後他涉嫌謀嫡,于是也被否了,最後才輪到了默默無聞的李治身上。

對于帝王之家,家事也是國事,李世民也是勞心勞力,再加之血濃于水的親情,這些對他影響也很大。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丹藥所緻

這種說法流傳甚廣,而且吃丹藥在帝王中也并不罕見。比如秦皇漢武,都有這樣的記載,李世民也走了他們的老路。

李世民半世英明,到了晚年卻是有些剛愎自用了。他自認為自己文韬武略已超越了古人,經常向群臣炫耀自己的過往戰績,并對下屬的意見也不怎麼理會了。宰相房玄齡在臨終時就曾說,朝廷上下已無敢向李世民進谏了。

李世民51歲駕崩原因複雜,既有皇帝們的通病,又有其個人作風問題

他不聽勸告,兩征高麗,雖有一些小勝利,但得不償失,耗資巨大,激化了階級沖突,結果引發農民起義。

同時,他大行奢靡之風,大造宮殿。但他晚年荒唐的事還不止這些,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得了中風,癱瘓在床上,經禦醫診治,病體稍安,而此時的他卻迷戀上了方士們煉制的金石丹藥,并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但是不是因丹藥而亡,則有待考證。

綜上所述,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我們來求證了李世民為何短壽的一些原因,僅供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