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場以28分之差大敗正處于重建期的聖安東尼奧馬刺後,洛杉矶湖人已經遭遇了四連敗,頹勢盡顯。他們非但沒有如此前大家預料的那樣強勢沖上西部前四的上半區,勝率反而進一步跌破五成。要知道根據ESPN的統計,此前從來沒有一支奪冠的球隊在打完至少20場正常賽後,勝率仍然隻有或者不足50%。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湖人已經跌出了奪冠梯隊。

在與馬刺一役中,詹姆斯老夫聊發少年狂全場出手26次,貢獻36分9籃闆6助攻,三項資料都為全隊最高;他和威少二人聯手砍下66分,怎麼看都是雙星閃耀、攜手發力,進而成功守衛主場、終止連敗的劇本。然而,事實卻是湖人全隊三分27中5,命中率18.5%,罰球命中率56.7%,再對比馬刺46.2%的三分命中率和84.8%的罰球命中率,真叫人欲語淚先流。
當詹姆斯被替換下場休息的時候,場邊的錄影機捕捉到了三旬老漢在替補席上無奈掩面的畫面。也難怪詹姆斯如此無奈,就如同他在賽後采訪中所表達的那般:“我們沒有積累足夠的同場時間,我們任何一套陣容都沒有化學反應。我們的首發中除了我和Russ(威少)、AD(戴維斯)還有誰?我不知道。”眼下湖人的混亂恐怕不是單單多位球員缺席所能解釋的,可惜了老詹頭默默開啟的“全力詹”模式,差別在于曾經的他如此輸出能夠帶隊取勝,如今在紫金軍團,似乎如此輸出想要取勝卻成了奢望。
近5戰,詹姆斯功率拉滿,表現不遜巅峰
湖人最近5場比賽,先打了3個客場之旅,随即坐鎮主場打了2場比賽,對手分别是獨行俠、森林狼、公牛、太陽和馬刺,他們僅僅赢下了和獨行俠的比賽。但翻看詹姆斯的資料單,會發現他的表現相當不錯,期間3場比賽得分過30+,4場比賽得分突破20+。
近5戰,勒布朗可以交出場均28.6分8.6籃闆4.8助攻的成績單。和賽季平均資料相比,詹姆斯的場均上場時間增加0.4分鐘,命中率提升了2.7個百分點,籃闆增加了1.9個,助攻下降了1.7次,失誤減少了0.6次,搶斷減少了0.5次,蓋帽增加了0.2次。然而,個人正負值卻從+0.3,驟降到了-8.2。
是以有時候勝利正負值這個這個資料真的有失偏頗,當詹姆斯的隊友無法在攻防兩端提供幫助時,即便詹姆斯竭盡全力試圖在攻防兩端撐起球隊卻無法止住球隊失分的頹勢,最終結果卻是連他的個人正負值也無比難看。或許,“資料有時候也會騙人”?
要知道,場均28.6分對詹姆斯而言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了,隻有在2005-06賽季、2007-08賽季和2009-10賽季高于這個數值,要知道那都是騎士1.0時期,詹姆斯還被稱為“小皇帝”、是個精神小夥可以無限開無雙的年代。場均8.6籃闆也與他生涯最高值持平。而37.3分鐘的出場時間也與2016-17賽季接近。而如今的詹姆斯已經37歲“高齡”了,還能要求他做得更多嗎?
管理層昏招頻出,12後衛天罡矮人陣,卻要詹姆斯買單
誠然,在招募拉塞爾-威斯布魯克的過程中,詹眉組合承諾會做出犧牲,濃眉哥會更多地出現在五号位上,詹姆斯也會嘗試整個生涯都很陌生的四号位,進而将大部分球權讓渡到威少手中,讓他更快适應球隊體系。誠然,在最近的比賽中,主帥沃格爾開始更多地嘗試讓詹姆斯去在低位處理球,以2米06的身高來出任球隊的中鋒,打出究極五小。
但這都不是管理層竟然喪心病狂地給球隊簽下12個後衛的理由!看看湖人在球隊多名輪換因為觸發健康安全協定後,利用困難特例所做的操作:一紙10天短約簽下“地表最強175”以賽亞-托馬斯,再用雙向合同簽下梅森-瓊斯,再用10天短約簽下傑梅裡奧-瓊斯。也許小托馬斯貴為曾經的末節之王,也許梅森-瓊斯在火箭的歲月有過配得上“最強新秀”的發揮,但他們的身高隻有1米75、1米96是不争的事實。
事實上在這波操作之後,湖人囤積了多達12名後衛,不知道總經理佩林卡入了什麼魔,從之前那個偏愛中鋒的他,一下子變成了後衛癡迷者。于是乎,在不敵公牛的那場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湖人如此怪異的首發:詹姆斯和小喬丹搭檔内線,外線則一字排開則是1米91的威少、1米75的小托馬斯和1米93的艾靈頓,外線平均身高高達1米86。對手随随便便就能找到錯位的機會。
那麼這樣的極緻五小能不能帶來極緻的場上空間呢?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小托馬斯的三分命中率23%,霍頓-塔克在三分線外也不遑多讓命中率僅為24%,再加上一個三分命中率27%的隆指導。可以想象沃格爾把隆多和小托馬斯同時擺上場時,詹姆斯在場上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看到這裡,相信已經能了解為什麼詹姆斯打出了不遜巅峰期的場均表現卻一勝難求。管理層做的孽,卻要這位即将年滿四十歲的老将買單。
湖人後續還有什麼調整空間嗎?佩林卡再次用困難特例簽下兩位球員,斯坦利-約翰遜和達倫-科裡森。1米83身高的科裡森已經闊别球場兩年之久,盡管曾經是一位不錯的得分手、終結點,但考慮到湖人後衛已經可以湊足三桌麻将的前提下,再加一位身高不足1米9的一号位想必也不會是解決方案。斯坦利-約翰遜倒是前鋒出身,不過隻有1米98的他如果要頂三号位還是有些吃力,更何況生涯定位就是個角色球員的他,很難指望在25歲的年紀突然開竅,但好歹能稍微鞏固一下防守端,聊勝于無。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磨合,這麼多的後衛,适配性又很差,沒有一定的同場時間積累,要解決詹姆斯口中的毫無化學反應恐怕也是難于登天。誰都知道最适合詹姆斯的體系是一星四射,但是也正因為這套體系的成功,有防守有三分的3D球員各個都是香饽饽,身價也是水漲船高;而想要給詹姆斯減壓的佩林卡,最終也是弄巧成拙——讓詹姆斯長時間在内線和對方大個球員肉搏,何嘗不是一種消耗?
湖人還能複刻兩個賽季前的成功麼?等到濃眉哥傷愈複出,他們能否在現有的架構下找到首發陣容的最優解?你對這支湖人還抱有信心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