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點快轉|NFT皮膚被哄搶,它背後的技術你了解多少?

近日,支付寶與敦煌美術研究所聯名的限量版付款碼皮膚 NFT 正式上線,兩款基于螞蟻鍊發行的 NFT 各限量 8000 份,在發售後幾個小時内被搶購一空。

究其原因,“獨創”和“限量” 等字眼以及低廉的價位是付款碼皮膚被哄搶的主要原因,使用者搶購付款碼皮膚的行為其實與搶購實體的藝術家聯名 T 恤與星巴克的貓爪杯并無不同。但絕大多數購買付款碼皮膚的買家不會想到,這也許是他們跨越價格的門檻,與 NFT 藝術品距離最近的一次。

01

虛拟藝術品拍出天價

今年 3 月,純數字藝術品《每一天:前 5000 天》經曆了 15 天的網絡競拍、353 次出價,最終以 6928 萬美元(約 4.5 億人民币)成交,打破了 NFT 藝術品的世界拍賣記錄。

從 2007 年 5 月起,藝術家 Beeple 每天在網上創作和釋出一件新的藝術作品,此次拍賣的作品是他将以往 5000 多天的作品拼貼而成。

熱點快轉|NFT皮膚被哄搶,它背後的技術你了解多少?

2021年2月16日作,獨一無二。此作是耗費5000多天創作而成的巨型拼貼作品

赝品泛濫是藝術品市場的一個千古難題,根據資料顯示,藝術品僞造市場年産值高達 60 億美元,而區塊鍊技術則可以確定商品的唯一性與真實性,讓買家和作者能核實數位藝術品的合法擁有人及真假辨識。

差別于傳統意義上的數字藝術作品,NFT 藝術作品并非不儲存在電腦硬碟或 U 盤上,而是将資料加密後存儲于區塊鍊中;其收藏也與傳統實體藝術品收藏存在差別:雖然藏家可以通過交易而 “擁有” 這件作品,但作品本身在網際網路上依舊可以被複制、下載下傳。

02

與比特币們有什麼不一樣?

NFT 全稱為 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質化代币,與 BTC、ETH 等同質化代币存在明顯差別。

同質化代币(Fungible Token,簡稱 FT)是一種可替換、可接近無窮拆分的代币,比如一枚比特币可以分割成很多份。單個同質化代币的面值相同,具有統一性,同種 FT 之間可以互換,便于拆分與交易,交易中隻需關注代币的數目。

熱點快轉|NFT皮膚被哄搶,它背後的技術你了解多少?

而非同質化代币NFT 的主要特征是不可替代、不可分割,可類比現實生活中的合同、房屋産權、藝術作品、公證證書、演唱會門票等資産,這類資産具有其獨特的價值。是以,NFT 這種區塊鍊技術,是用于表示數字資産的唯一加密貨币令牌。

FT 與 NFT 的本質差別在于二者采用的協定不同:其中,FT 采用的是以太坊區塊鍊著名協定 ERC-20,NFT 采用的是以太坊區塊鍊新協定 ERC-721。底層協定的不同便衍生出了二者在互換性、統一性、可分性、相容性方面的諸多差異。

除此之外,在功能方面,FT 主要是作為金錢使用的 (money-like),而 NFT 則主要作為物品 (thing-like)。前者類似印鈔機,産生基因相同的貨币;後者用于标記物品所有權。

也正因如此,雖然 NFT 像有形資産一樣可以買賣,但 NFT 本身并不具有等價交換物特征。而提及 NFT 交易時,也總是與演出門票、證照、音樂、藝術品乃至圖檔、視訊等具體的加密數字資産綁定。

區塊鍊投資機構 NGC Ventures 認為,NFT 是 web3.0 時代的中繼資料容器。目前,NFT 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數字藝術類 NFT(包含發行數、存儲位址、藝術家資訊等中繼資料)、遊戲道具類(包含登記、屬性等中繼資料)、資産流動性解決方案(用于代表供應鍊金融貸款、非上市股權、地産基金份額等新型證券化資産資料的容器)。

03

NFT 的想象空間與邊界

基于 NFT 的各種特性,除了數字藝術品交易之外,這項區塊鍊技術還被廣泛應用于知識産權保護。版權保護很大程度上就是資料确權,涉及 “藝術品确權、時間戳、真僞溯源、價格發現、基于地質類賬戶的産權轉移” 都是 NFT 的獨特優勢。NFT 可以幫助明确權利所有者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對于激勵數字内容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經合組織區塊鍊政策專委會專家王娟認為,NFT 是一種非常具有内容和創作保護能力的區塊鍊技術,知識産權保護是螞蟻鍊在其應用場景中找到的又一行業痛點,是補齊市場中價值流通短闆的有益嘗試與探索。

除了版權保護,NFT 的應用還将擴充到哪些領域?

NFT 不光有應用層,還有協定層、公鍊層等,最有價值的應該是 “統一的賬戶體系和新的價格發現機制”,比如線上交易市場、拍賣市場,基于哈勃格稅的拍賣方式。藝術品隻是一個開始,數字世界裡原生的虛拟資産(虛拟人、遊戲道具、虛拟土地),比如區塊鍊遊戲 Decentraland 有很有機會;理論上精度更細的實體世界的有價資産也可以用 NFT 來表示,比如 Centrifuge、Convergence 在做的一些鍊下資産 NFT 化的嘗試。

注:轉自“動點科技”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