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譚盾:一秒之内,就能把廣州大劇院變成森林

12月26日、27日,國際知名指揮家譚盾攜手中國著名原生态搖滾樂隊杭蓋、唢呐演奏家劉雯雯及長沙交響樂團,将在廣州大劇院呈現音樂史詩巨制《交響搖滾·巴赫宇宙》。12月25日下午,譚盾攜杭蓋樂隊,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提前和觀衆分享了這場音樂會的精彩。“很高興來到廣州演出,廣州這個城市就很有搖滾精神,開放、探索。”譚盾說。

分享會現場——

這場音樂會有跨界、有對話、有沖突、有思考

本場音樂會上,譚盾一改交響樂正襟危坐的形象,與杭蓋樂隊原始粗犷的搖滾音樂進行對比與對話,以“古典之父”巴赫的音樂精神為媒介,連接配接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科技與自然,帶來非同一般的聽覺盛宴,打造跨年之際羊城最“燃”的音樂現場。

譚盾:一秒之内,就能把廣州大劇院變成森林

在譚盾看來,搖滾和交響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一緻的。“搖滾有很多節奏性的東西,巴洛克時期以巴赫為代表的技術流派的音樂也很注重節奏性。在巴赫的年代,就注定了幾百年後搖滾樂的誕生。”

譚盾表示,中國的交響樂向世界推進,一定要找到它能與世界交響樂産生化學反應的内容,“于是我想到了杭蓋。杭蓋的音樂很原創,很自然。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全世界流傳。”

譚盾:一秒之内,就能把廣州大劇院變成森林

譚盾

分享會現場,杭蓋樂隊表演了呼麥。譚盾評價,“我從中聽到了複調,還有宇宙。杭蓋對我來說,是百科全書。”

譚盾與杭蓋樂隊的合作始于五年前一場新音樂與古典樂的跨界合作,“當代中國最具世界性的民族音樂人”和“當今國際舞台上最負盛名的中國樂隊”的強強聯手,創造了“交響搖滾”這一充滿實驗性和先鋒性的藝術形式。

譚盾借助搖滾樂的精神,挖掘出了交響樂隐含的搖滾核心。杭蓋樂隊善于将蒙古族的經典民歌進行改編,融入硬朗的搖滾元素。這些搖滾歌曲經由譚盾之手,與交響樂産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拓寬了古典音樂舞台的同時,更加貼近當代年輕人的審美。

杭蓋樂隊成員伊立奇表示:“這幾年我們和譚盾老師有很多合作,每次合作都有新的東西,不斷提升。這個節目有跨界、有對話、有沖突、有思考。”舞台上,長沙交響樂團與杭蓋樂隊兩個不同的聲場達成了音響上的平衡,融合的同時又能保持互相的獨立,交響與搖滾之間不是互相伴奏,而是對比與對話。

譚盾:一秒之内,就能把廣州大劇院變成森林

一秒之内,就能把廣州大劇院變成森林

譚盾一直以來都有巴赫的“音樂精神”情結,他善于在巴赫富有哲理的音樂思想中糅入東方文化的精髓,在東方文化的語境中傳承巴赫的音樂思想。

此次音樂會上,譚盾将以“巴赫”為概念,以作品《巴赫·宇宙》拉開序幕,在杭蓋樂隊的歌曲之間穿插《巴赫·再生》與《巴赫·未來》等作品,貫通“巴赫宇宙”這一主題。序奏中譚盾以巴赫名字B-A-C-H這四個音作為變奏主題,由呼麥和交響樂隊圍繞着B-A-C-H來即興、變奏。“跟着感覺走。”譚盾笑言。

譚盾:一秒之内,就能把廣州大劇院變成森林

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向譚盾送出“名譽會員卡”

本場音樂會的另一個主旨是“聆聽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在譚盾看來,疫情之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更應該被所有人重視。音樂會中,多首生态與科技的音樂對話,如數字動漫音樂電影《巴赫·未來》、手機交響詩《風與鳥》,由劉雯雯吹奏的唢呐名曲《百鳥朝鳳》等将一一響起。杭蓋樂隊的《初升太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花斑馬》《酒歌》《鴻雁》《希格希日》等曲目,則将陽光、山河、草原、把酒言歡的暢意帶到舞台上。

尤值一提的是《四季》,這是杭蓋樂隊和潭盾最新合作的曲目,“蒙古人永遠生活在大自然中,思考自己的文化如何和當代的音樂結合。”杭蓋樂隊表示。

譚盾:一秒之内,就能把廣州大劇院變成森林

“一秒之内,就能把廣州大劇院變成森林。”譚盾表示。屆時,在原生态搖滾與巴赫的逾時空對話中,在生态與科技的對話中,羊城觀衆将感受到“交響搖滾”的熱情與魅力。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素芹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傑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傑、張素芹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吳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