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集人氣珍藏蘇博亮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見

由國家文物局作為指導機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的《國家寶藏》文物特展即将啟幕。兩個多月前,在央視熒屏,《國家寶藏·展演季》因展而來,開啟了一場才華與創意齊飛、傳統與現代共舞的國寶創演之旅。

雲集人氣珍藏蘇博亮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見

12月25日(本周六)19:00,《國家寶藏·展演季》将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迎來收官。本期節目中,來自全國三十所參展博物館的館長們将齊聚一堂,為大家揭開《國家寶藏》文物特展的面紗。同時,三十位館長還将帶來從當地重要考古遺址中采集到的“厚土立方”,現場齊心共建“何以中國”裝置作品,以此啟動特展。據悉,蘇州博物館的微縮明式家具将亮相特展。

雲集人氣珍藏蘇博亮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見

參展文物揭開面紗

文明如水,彙聚成“何以中國”的答案

從1921至2021,100年來,幾代考古人筚路藍縷、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展現了中華文明起源、發展脈絡、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為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寶藏》三季以來,始終懷揣“讓國寶活起來”的火熱初心,不斷提煉文物自身的獨特氣質、解讀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挖掘曆史深處的精神礦藏,引領大家探尋“何以中國”的時代答案。為深情緻敬中國考古百年以來的上下求索,這場彙聚三季節目之沉澱和思考的文物特展,将以“何以中國”為主題,盛邀廣大觀衆共賞百年考古的心血結晶。

共同走過的九期節目裡,體驗十分難忘:觀衆感歎“少年十八歲”的意氣,品讀“乾隆乾隆”的情趣,悉數“星漢燦爛”下的感動,聆聽“惟石能言”中的堅守;沉醉于“止戈為武”的铿锵浪漫、“一夢大唐”的千回百轉,領略過“國風運動”的自信飛揚、“一字千鈞”的渾厚力量,最後在“國風童話”中遇到古老的人類童年。

觀衆也翹首以待:在這場“三季磨一劍”的文物盛宴上,到底會有哪些國寶和大家見面?本次特展又将以怎樣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進行呈現?目前,所有創演作品均已導入故宮文華殿展廳,它們即将和衆多文物一起,呈現多元次元的創新特展。

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有過統一與分裂、碰撞與交融、輝煌與滄桑,但我們的文明從未斷流,而且還在不斷傳承、光大、創新。本次特展将中華文明比作水,向觀衆展現多元一體、連綿不絕、相容并蓄的浩蕩氣象,展覽的單元也依水而定:第一單元為“源”,駐足凝望文明起源之時的點點星芒;第二單元為“流”,展現曆史上民族與民族之間、本土與外部之間、人類與天地自然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第三單元為“彙”,嘗試回答先民們生發的思想、錘煉的技藝、彙聚的典籍如何讓我們凝聚成一個整體,以及中國又為世界的發展貢獻了什麼。

雲集人氣珍藏蘇博亮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見

三季磨一劍,自是精品荟萃。本次展覽,各大博物館攜珍貴館藏而來,即将亮相特展的國寶中,既有長信宮燈、皿方罍、商鞅方升、金瓯永固杯、商周十供、後蜀殘石經、微縮明式家具等三季節目以來的高人氣文物,也有何尊、七璜組玉佩、鄂君啟金節、唐波斯孔雀藍釉陶瓶、唐僧取經圖枕、孔子見老子畫像石、牛虎銅案、唐三彩雙魚瓶、青銅太陽輪、花樹狀金步搖飾、隋彩繪騎駝俑、遼鹿啣草紋鎏金銀馬飾具等首次登上《國家寶藏》的珍貴寶藏。

屆時,哪些初登《國家寶藏》的文物有“火力出圈”的潛質?它們又将為我們帶來怎樣蕩氣回腸的故事?一切答案,靜待觀衆親自解鎖。

雲集人氣珍藏蘇博亮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見

寶藏聯絡員前來助陣

文物與非遺、民俗碰撞出“國寶身份證”

江山留勝迹,我輩複登臨。1934年,魯迅先生在《引玉集》的後記中寫道,“将來的光明,必将證明我們不但是文藝上的遺産的儲存者,而且也是開拓者和建設者!”

作為《國家寶藏》文物特展的配套衍生節目,《國家寶藏·展演季》是一次中華傳統文化的巡禮,也是一次面向文藝高峰的攀登。九期以來,所有國寶創演者盡一己所能,開時代之生面;借現代技術,展祖先之才情,為全國觀衆帶來别開生面的知識分享和文藝作品。

《國家寶藏·展演季》在遍邀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創演“文藝展品”的同時,還派出了另外一支小分隊奔赴各地,重走《國家寶藏》三季以來的博物館,協助館長們為特展制作不一樣的國寶身份證。

何謂“不一樣的國寶身份證”?本期節目中,寶藏聯絡員們将在舞台上逐一展示:尼格買提帶來的是形似故宮宮貓甪端的玩偶;餅叔的山西面塑,惟妙惟肖還原了侯馬金代董氏墓戲俑的模樣;維妮娜呈上的佛山獅頭,是從金漆木雕大神龛中獲得的靈感,并融合了嶺南地區的舞獅文化;苗霖攜手河南一位年近八旬的手工藝人結合婦好鸮尊,做了一件河南豫劇的盔頭;海陽的寶證月琴對應的是國寶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 ,參與制作的還有雲南當地的樂隊以及彜族寨子裡的傳統藝人;張蕾帶來鴿哨作為寶證,因為從這枚小小的鴿哨中,她看到了非遺傳承人張寶桐老師的極緻與執着。

雲集人氣珍藏蘇博亮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見

不為繁華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終。這些寶證,是文物與各地非遺元素、民俗特色碰撞的産物。《國家寶藏·展演季》特别打造國寶身份證,再一次用全新的表達形式激活了文物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也代表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緻敬之情與傳承之心。每一位曾經與國寶發生過聯系的人們,以及每一位在今天守護國寶的人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傳承中華文明,告訴全世界“何以中國”。

在《國家寶藏·展演季》行将話别之際,節目再度誠邀全國觀衆在未來的日子裡,借助更多的手段,走近國寶、走進展覽、走進博物館,一眼千年,感受文明的厚度與溫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