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幾乎跨越大半個中國的長江是我國最重要的一條河流,全長6387公裡,自古以來就擁有着多樣性的水生生物,2種鲸類,424種魚類,753種浮遊動物類,還有1008種兩栖動物,怪不得有人稱它為是“母親河”。

近年來,由于水利工程,船隻通航,漁民捕魚,非法采砂等多種人為因素,導緻長江中的水生生物數量出現了斷崖式減少,尤其是那些體型龐大的鲸類生物,幾乎都快要滅絕了。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聽老一輩人說,上世紀中葉,居住在漢江江段的人經常看到一種被叫做“江豬”的水生動物,在江面上打鬧嬉戲,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晚上時常發出類似于豬叫的聲音,現在這種場面不再出現了。

為了拯救長江中的極度瀕危物種,從2020年1月開始,長江實行了10年禁漁計劃,馬上就到兩年了,而現在,有一頭重200斤的超大“江豬”再現漢江江段。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區

“江豬”是江豚的俗稱,鲸類生物,體長一般在1.2米左右,重約50~70公斤,但最大長度可達1.9米,最大重量可達100公斤。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最近一個世紀,“江豬”數量的确出現了斷崖式減少,從上個世紀中葉的3600多頭減少到現在的1000多頭,如果再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那麼在2050年之前很可能就要徹底消失了。

還好,史上最嚴的《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終于實施了,這真是長江水生生物的一場“及時雨”,2021年以來,“江豬”數量有所恢複,有多人在鄱陽湖入口段和南京段拍到多頭“江豬”在江面嬉戲的鏡頭,好不熱鬧。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2021年12月21日晚,正在湖北漢江段散步的一位朋友,突然聽到不遠處的江裡傳來奇怪的水花聲,最初以為是有人落水了,沒想到是一頭超大“江豬”正在淺水區中掙紮,距離岸邊不足2米,一部分身體已露出了水面。

趕來的專業人員對“江豬”進行了檢查,這頭“江豬”長約1.7米,重約200斤,絕對是一頭超大的“江豬”。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江豬”并不是掙紮着去深水區,而是掙紮着上岸,擔心“江豬”可能會擱淺,這位朋友和趕來的民警不畏冷冰的江水硬是将“江豬”推回了深水區,但“江豬”還是多次折返淺水區,最後才向江水下遊遊去。

為何要多次試圖擱淺?

鲸類是最神奇的水生生物,它們的頭部長有一套極其敏銳的聲呐系統,然後通過傳回聲波來定位前方物體,人類的聲呐系統最初就是根據鲸和海豚的聲呐原理而研制出來的。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鲸類生物的聲呐系統又可分為次聲波和超音波,次聲波可以遠距離探測,而超音波可以近距離探測,知道鲸類生物的聲呐系統有多靈敏嗎?10米開外就能發現直徑0.2毫米的金屬絲和1毫米的尼龍繩。

作為鲸類生物中的一種,“江豬”也擁有一套聲呐系統,由于長江不比海洋,水域狹窄,障礙物居多,是以“江豬”頻繁使用聲呐系統,“江豬”能發出兩類聲信号:高頻脈沖信号和低頻連續信号。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高頻脈沖信号由一連串的單個高頻窄脈沖所構成,可用來避障和确定獵物位置,而低頻連續信号為時間連續信号,聽起來像羊叫和鳥鳴一樣。

既然“江豬”可以利用聲納系統來精确探測前方物體,為什麼還要做傻事,試圖上岸擱淺,這不是在自尋死路嗎?

來自湖北師範大學生的教授給出了一種說法:可能是因為水下長期存在噪音的緣故,對“江豬”的聲呐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幹擾了回聲定位能力,産生“失聰”,對障礙物出現了錯誤判斷,把陸地當成深水區,于是多次試圖擱淺。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如果隻是暫時“失聰”,隻要遠離噪音源就可以恢複了,但要是永久“失聰”,那麼就會有生命危險,因為“江豬”一直靠聲納系統來避障和捕食,依賴性極強,沒有了聲呐系統意味着無法避障和無法捕食。

鲸類生物擱淺這已經不是首次了,每年都要發生好多次,有時甚至有數十頭鲸魚集體擱淺,2021年就發生了很多次。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2021年11月8日,一頭長19米、重15噸的長須鲸在法國加萊港口擱淺,1小時後死亡。

2021年7月6日,浙江臨海門頭港大橋附近海灘出現了12頭瓜頭鲸擱淺,3頭鲸魚因擱淺時間過長死亡,9條鲸魚被送往深水區而獲救。

一頭超大“江豬”現身漢江淺水,重200斤,為何多次試圖擱淺?

2021年5月,一頭14米長的長須鲸擱淺在土耳其的一處海岸,當人們發現它的時候,已經死亡多時了。

最後

由此可見,越是進階的系統,越是容易出現問題,敏銳的聲呐系統雖能幫鲸類生物精準捕食和提前避障,但是一旦聲呐系統出了問題,那麼就是緻命傷,很有可能給鲸類生物帶來滅頂之災,傻傻地去擱淺。有趣有料的科學内容請關注唯一的微信公衆号: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