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發脾氣,鬧情緒的時候,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自從做了媽媽,各種育兒視訊都會認真地看,然後跟自己現在的教養模式做比較,來斷定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傾聽了太多所謂的育兒專家的科普。我發現我不會照顧我的孩子了。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育兒能力了。

畢竟大寶也被我照顧得很好,那時網絡沒那麼的發達,全靠自己摸索,一點點得積攢經驗。反觀現在,有了二寶,我倒不知如何照顧了。

當孩子發脾氣,鬧情緒的時候,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就拿孩子的情緒來說吧!每個孩子的情緒表達也不一樣。

有些孩子會莫名地發脾氣,有些是因為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再有就是心情不好而發脾氣。

對于這些情況,每個育兒專家又有不同的對策。要麼就是延遲滿足,要麼就是及時給予安撫,再有就是要去了解原因,然後再給予引導,這樣就不會擔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了。

我還是比較傾向于先了解原因,再去引導。

就拿我家大寶來說,小時候是真的很霸道,想要什麼沒有及時滿足,就在那發脾氣。看着都可氣人。特别對吃的和玩的。

當孩子發脾氣,鬧情緒的時候,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在她剛讀幼稚園小班的時候,我接她放學。剛出校門,就聞到了炒栗子的香味,說自己很想吃。

當然我也經不住誘惑,不過糖炒栗子确實很香 ,于是就買來了一袋。

老爺爺剛把打包好的栗子遞給我,她就到我手裡搶。我一把放到身後。并且告訴她,有點燙,等下剝給她吃,不高興,嘟嘟嘴。

過了一會,又問可不可以吃,我剝開一個,她很興奮,但是還是很燙。于是,就吹了吹給她吃。

結果就不高興了,氣鼓鼓地哭着說不吃了。甩頭走的時候把我的闆栗袋給拉掉了,滾了一地。

我當然很氣憤,就吼她,說她不懂事,結果委屈得不行,哭得稀裡嘩啦。路邊的人都投來異樣的眼光。

其中一位媽媽跟孩子說,你看那位阿姨兇吧,孩子認真地點了點頭。然後媽媽又說,如果你不乖,我就把你送給她。

當孩子發脾氣,鬧情緒的時候,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孩子趕緊搖頭。頓時都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太丢人啦!

回到家後,我百思不得其解,女兒要吃闆栗,我也買了,也剝給她了,為什麼還要發脾氣呢?

直到吃完飯,同樣的場景,因為飯燙,讓她等會吃而不開心。先生就說,想吃就吃,她剛把飯放嘴裡,就吐了出來。

先生就以這件事來說她下午吃栗子的事,還說她不對,要向媽媽道歉。

因為栗子剛炒好,很燙,媽媽怕燙到你,冷會,吹涼給你吃,就晚了一會,就發脾氣,太不應該。

還告訴她要學會等待,也不知女兒懂了沒有,隻見她點了點頭。還跟我說對不起。

對于這種情況,一味地發火真的是沒有用,一般沒過多久,就會再次出現,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我覺得應該要正确解讀孩子的情緒并了解他們的表達方式。根據具體的原因産生的情緒給予正确的引導。

後來我也反思,女兒可能認為我不了解她迫切想吃的想法,而發脾氣。如果當時我說燙,就讓她摸一下袋子,說不定她就知道暫時不能吃,要等一下。

孩子的表達比較直接,并且都是通過行為來表達的。孩子的喜怒都行于色,想讓他們隐藏很難,特别是年齡越小的孩子。

當孩子發脾氣,鬧情緒的時候,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由于受語言的限制,孩子的情緒大都是靠行為來表達的。比如:開心了會笑,不高興了會咬人。

這些反常有時容易讓我們摸不着頭腦,而我們做父母的就應該摸清規律,因勢利導,讓孩子學會把情緒恰當的表達出來,而不是哭鬧和亂發脾氣。

俗話說:六月天,孩子臉。孩子的變化情緒是很大的。孩子的有些情緒表達在大人看來是有些誇張的,但這正是孩子的真是寫照。不像我們大人在表達情緒時比較委婉,含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