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民族管弦樂的“江南新秀”之聲

絲竹交響,鼓樂齊鳴。近日,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呈現出一派迷人的民族管弦樂風光。作為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愛樂之聲”系列惠民公益演出之一,由著名二胡演奏家、蘇州民族管弦樂團藝術指導朱昌耀執棒,樂團十位聲部首席領銜獻演的“江南新秀”——蘇州民族管弦樂團聲部首席專場音樂會精彩上演,以胡琴、竹笛、唢呐、琵琶、大提琴、笙、阮、打擊樂等樂器精彩演繹了多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樂作品,展示了民族管弦樂的獨特魅力與意境隽永的表現力,為市民群衆獻上了豐盛而美好的民族音樂大餐。

聽!民族管弦樂的“江南新秀”之聲

蔚然大觀,民族管弦樂魅力無窮

凱歌奏響,振奮人心。随着朱昌耀揮動指揮棒,中國管弦樂《凱旋》拉開了音樂會的序幕,引領觀衆步入絲竹管弦的尋音之旅。

樂團中胡聲部首席黃一鶴精彩演繹了具有内蒙古民族風情的《天邊》和《贊歌》,在時而輕柔時而激昂的旋律中表現了少數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懷;笛子聲部首席龐海源帶來了以陝西秦腔、碗碗腔等音樂素材創作的《秦川情》,以委婉、奔放相容的音樂表達,勾勒了熱情、豪放的八百裡秦川人民形象;琵琶聲部代理首席莊子慧輕攏慢撚,帶領觀衆在旋律中走進《訴——讀唐詩琵琶行有感》的意境中,與浔陽江頭的白居易和琵琶女深切共情;二胡聲部首席章童謠和大提琴聲部首席冉珂帶來的《菊花台》改編自流行音樂,點燃了年輕樂迷的賞樂熱情;唢呐聲部代理首席馬甯在《黃土情》中,以音樂描繪了粗犷豪邁、質樸浪漫的西北黃土高原風情;笙聲部首席許劍利通過一曲《靜夜思》,表達了李白筆下的靜夜凄涼、回憶美好和現實無奈的情感;彈撥樂聲部聲部長兼中阮首席崔燦帶來了《幽遠的歌聲》《歡騰的天山》,以歡快、熱烈的音樂展現了獨特的新疆風情。

聽!民族管弦樂的“江南新秀”之聲

樂團首席孫瑤琦演繹的著名二胡曲目《洪湖主題随想曲》源于耳熟能詳的《洪湖赤衛隊》聲樂片段,她希望以這樣經典的旋律與觀衆共通,表達人民群衆對黨的熱愛之情。

打擊樂聲部首席高山帶來的《漁舟凱歌》由吹打樂改編而來:“樂曲表達的是漁民們揚帆出海、豐收歸來的勞動場景,希望讓觀衆感受到熱烈飽滿積極的精神。”

百花争妍,江南絲竹新秀風采動人

音樂會上,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的十位聲部首席齊聚舞台,用富有個性的獨奏和和諧美好的合奏,以技服人、以情動人,充分展示了個人高水準的藝術素質和江南絲竹的藝術之美。

聽!民族管弦樂的“江南新秀”之聲

年輕的聲部首席們展現了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生機勃勃、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無論在業務水準還是工作協調方面,樂團各個聲部首席都十分優秀。今天這場音樂會是為這些年輕的青年演奏家們量身打造的,選取了各個樂器的代表性曲目,展現不同樂器的特色,也希望讓觀衆一同感受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朱昌耀表示,“本場音樂會不僅是江南音樂文化青年人才才華與風采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對樂團堅持人才隊伍建設新成果的一次驗收。自建團起,樂團就擁抱五湖四海的年輕人,緻力于打造‘德藝雙馨’的藝術核心團隊,積極建構培養人才的平台,為民族音樂的發展和江南絲竹品牌的塑造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聽!民族管弦樂的“江南新秀”之聲
聽!民族管弦樂的“江南新秀”之聲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的各聲部首席,都有國内外著名音樂院校深造的學習經曆,或師從音樂大師,或受中外著名演奏家指導,擁有高水準的演奏技術以及對樂譜準确的了解能力和優秀的臨場應變能力,榮獲過中國音樂金鐘獎、江蘇省文藝大獎·茉莉花音樂獎器樂比賽獎、江蘇省紫金文化人才等專業類獎項榮譽。

目前,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有近百位樂手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内地(大陸)、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及日本、新加坡、加拿大、西班牙、馬來西亞等,在樂團與國際接軌的環境、制度、氛圍中紮根蘇州,為弘揚江南音樂文化、推動中國管弦樂在世界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