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分類
為了便于IP位址的管理,才進行管理
原則:基于IP位址中的第一個位元組前面幾個固定的bit
分類 範圍 預設子網路遮罩 判斷标準 Ip範圍
A類 0-127 255.0.0.0 第一個位元組中的前面1個bit,固定不變,為0的位址 16777214
B類 128-191 255.255.0.0 第一個位元組中的前面2個bit,固定不變,為10的位址 65534
C類 192-223 255.255.225.0 第一個位元組中的前面3個bit,固定不變,為110的位址 254
D類
(多點傳播) 224-239 無 第一個位元組中的前面4個bit,固定不變,為1110的位址
E類
(科研) 240-254 無 第一個位元組中的前面5個bit,固定不變,為11110的位址
注:IP位址分類,表示基于子網路遮罩
每一個網段中,都有兩個特殊的IP位址不可以使用
A類中的特殊位址,不可以配置在網絡裝置上:以0開頭,以127開頭
IP位址空間共包含2個32次方位址。即4294967296,約43億
公有位址和私有位址
分類 概念 類别 位址範圍
公有位址 公有位址(publicaddress)由inter NIC負責,這些IP位址配置設定給注冊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通過它直接通路網際網路 A類 1.0.0.0~9.255.255.255
11.0.0.0~126.255.255.255
B類 128.0.0.0~172.15.255.255
172.32.0.0~191.255.255.255
C類 192.0.0.0~192.168.255.255
192.169.0.0~223.255.255.255
私 私有位址(private address)
屬于非注冊位址,專門為組織機構内部使用 A類 10.0.0.0~10.255.255.255
有 B類 172.16.0.0~172.31.255.255
地 C類 192.168.0.0~192.168.255.255
址 D類 239.0.0.0~239.255.255.255
子網劃分
概念 子網劃分是通過借用IP位址的若幹主機位來充當子網位址進而将原網絡劃分為若幹子網實作的
優點 減少網絡流量;提高網絡性能;簡化管理;易于擴大地理範圍
目的 節約IP位址,避免浪費;限定廣播的傳播;保證網絡的安全;有助于覆寫大型地理區域
劃分子網數 子網位數 子網路遮罩 每個子網主機數 相隔數
1~2 1 255.255.255.128 126
3~4 2 255.255.255.192 62 64
5~8 3 255.255.255.224 30 32
9~16 4 255.255.255.240 14 16
17~32 5 255.255.255.248 6 8
33~64 6 255.255.255.252 2 4
IPV4與IPV6的差別
主要差異 IPV4 IPV6
書寫形式 4個用小數點分開的十進制數 IPv6的128位位址通常寫為8組,每組為四個十六進制數的形成
位址空間 采用32位的IP位址辨別,理論上大約可以容納43億個IP位址 采用128位的IP位址辨別,理論上大約可以容納7*10^23個IP位址
缺點 空間有限
聯網裝置越來越高
存在浪費問題
(同一個網段中的IP位址,如果沒有使用完,也不能其他裝置使用)
路由選擇效率 選擇效率不高,缺乏統一的配置設定和管理,并且多數的IP位址空間的拓撲結構隻有兩層或三層,導緻主幹路由器中存在大量的路由表項,增加了路由查找和存儲開銷,資料包的報頭長度不固定,不利于進一步提高路由器的資料吞吐率 采用具有分級結構位址的改進路由結構及簡化的報頭定長結構和更合理的分段方法,提高了網絡的整體吞吐量
服務品質保證 對網際網路上湧現的新的業務類型缺乏有效的支援及服務品質保證 為服務品質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網絡平台
本文轉自 linuxpp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13505118/2051341,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