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位址解析協定
層次 目标MAC 源MAC 類型
2層頭部
(MAC/Ethernet頭部)
14Byte Destination Source Type
6Byte 6Byte 2Byte
2層尾部 4Byte FCS Frame checksum 幀校驗和
作用 基于IP位址,獲得對應得MAC位址,為了實作資料的完整封裝,進而實作網絡通訊
原理:
1.源主機,以廣播的方式發送,ARP請求包;
2.目标主機,接受ARP請求包以後,首先檢查2層頭部的目标MAC。是否與自己相同,或者是否為廣播位址;如果是,則分析2層頭部後面的 ARP 封包:如果其中的“目标IP”與自己相同,則首先将發送方的IP與MAC的對應關系,記錄下來,放在自己本地的 ARP表中
3.然後目标主機,以單點傳播的方式,建構并傳回ARP 響應封包;
4.源主機,接收ARP響應封包以後,進行與步驟2 相同的資料處理,在本地形成 ARP 表
類型 普通ARP:基于IP位址,解析出對應的MAC位址
代理ARP:善意代理 惡意代理show ip arp
無故ARP:ARP請求的位址是自己,用于發現與自己,使用重複的IP位址,即IP位址沖突檢測
ARP表
作用 為了實作資料的2層頭部的快速封裝
類型 靜态ARP條目:一直存在于ARP表中
動态ARP條目:在有效時間内 存在ARP表中;網絡裝置的ARP有效時間為4小時
檢視終端裝置 arp –a
網絡裝置:display arp | show ip arp
思科裝置:靜态ARP-arp 192.168.1.254 xxxxxx arpa
終端裝置:靜态ARP - arp -s 192.168.1.254 xxxxx
注意:MAC位址全為1,表示的是廣播MAC位址;
MAC位址全為0,表示的是未知的MAC位址;
MAC:
作用 在全球範圍内,唯一的,辨別一個網絡裝置
表示 共48bit 即6個位元組,通過16進制進行表示
結構 左邊24位,表示廠商代碼右邊24位,表示該廠商自己定義的一個裝置号碼
本文轉自 linuxpp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13505118/2051342,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