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對二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趣頭條号會成為趣頭條裡面二戰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一:列日省的地理位置)

Liège——列日,地處比利時東南,北連荷蘭林堡省,東臨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南接盧森堡迪基希區,是德法雙方進入對方領土傳統軍事通道之一,而在列日省蜿蜒而過的馬斯河極其支流,又讓該省的許多渡口和橋梁成為了雙方激烈争奪的焦點,也正因如此,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都在列日省席卷而過,使得該省在近現代的世界戰争史中有了别樣的曆史地位。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二:1905年的列日市)

位于英法德三個歐洲虎狼之國中心地帶的比利時,在歐洲近現代曆史上一直處于列強争霸的漩渦之中,1815年拿破侖滑鐵盧戰役失敗之後,為了防止法國再次強大起來,列日地區由法國分割出去,一部分割讓給了荷蘭,另一部分被普魯士所吞并。1830年,比利時人受到法國七月革命的鼓舞,爆發了反對1815年維也納會議強行将比利時并入荷蘭的革命,1831年11月,比利時争取到了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普魯士王國和法蘭西王國的承認,獲得了獨立地位,并被承認為永久中立國。而列日地區由于其豐富的煤炭資源,在比利時獨立之後,搭上了工業革命的快車,日漸成為了比利時重要的工業中心,并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鐵路和公路系統,雖然發達的交通能夠讓經濟迅速的騰飛,但也給軍事防禦帶來了一定的隐患。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三:比利時方面為了防範德國的進攻而修建的列日要塞群,部分建築知道今天仍然儲存完好)

1871年普法戰争結束,德國完成了統一,這一結果對比利時産生了巨大的地緣影響,使得比利時一下子成為了夾在德法兩國之間的戰略緩沖區,而地處比利時東南的列日地區的馬斯河谷,則成為了德法兩國彼此進攻的重要通道之一,為了應對野心日漸膨脹的德意志帝國的威脅,比利時在列日地區的行政中心列日市周邊修建了被統稱為列日要塞群的一系列軍事要塞。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四:一戰爆發後,英國雜志所刊登的反映比利時與德國關系的漫畫,漫畫中英文大意:此處無路。)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沒有強大軍力支撐的比利時所宣布的中立,在戰争瘋子們的眼中根本就不值一提,8月2日,德國方面向比利時提出了德國軍隊享有自由通過比利時國土的無理要求,如此蠻橫的提議自然被比利時所拒絕,8月4日,在接到比利時拒絕德國提議的通知後,德國人立刻對比利時宣戰,但是德國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在位于亞琛西南53公裡處的列日要塞群,遭到了比利時人頑強的抵抗,原計劃迅速突入法國的作戰計劃就此擱淺,堅持到8月16日的列日要塞群,為協約國争取到更多時間組織軍隊和建立防線,雖然列日戰役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直存在着争議,但列日市由于其在一戰時期為法國赢得了包隊的準備時間,在1914年當年,就獲得了法國方面所頒發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五:埃本埃馬爾要塞設施分布圖)

經曆了一戰戰火蹂躏的列日省,在戰争結束後很快的繁榮起來,但一戰結束後的分贓不均和對戰敗國的壓榨,也注定了人類社會仍然處于戰争的邊緣,為了防備再次遭到德國人的進攻,1931年,比利時在距離列日西北20公裡處的巴桑日(Bassenge)地區修建了埃本埃馬爾要塞,希望能夠以堅固的要塞來阻擋德國可能發動的侵略戰争,依托于險要地勢設計的要塞看似牢不可破,但德國人卻在1940年5月10日,僅僅用了1天時間,就采用空中突襲的特種作戰方式奪取了這座橫亘在自己西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德國的裝甲部隊也由此得以長驅直入。5月11日,隸屬于德國B集團軍群第6集團軍?的第14軍,已經在騎兵上将埃裡西·赫普納的指揮之下,突入到了位于列日省最西端,比利時腹地小城漢努特(Hannut)附近,在這裡,德國的裝甲部隊遭遇到緊急進入比利時境内。并在漢努特至于伊(Huy)一線布防的法國精銳裝甲部隊,漢努特戰役?就此爆發。此次戰役,法國方面成功的阻擋住了德國的鋼鐵狂潮,但1940年西線戰役之中,盟軍整體的戰略失誤,卻也讓此次戰術上的勝利失去了意義,列日省也最終落入到了德國人的手中。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六:突出部戰役德國作戰計劃圖以及部分地點标注)

1944年6月,盟軍登陸諾曼底,開辟了歐洲大陸第二戰場,而蘇聯則在東線發動了巴格拉季昂行動,燈盡油枯的德國此時根本無法抵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東西兩線的夾擊,防線很快崩潰,戰火逐漸逼近了德國本土,至1944年9月,由于盟軍和蘇聯在東西兩線推進的過于迅速,物資補給受到了極大地限制,不約而同的暫緩了對德國的進攻,使得德國暫時掌握了一些戰争主導權,開始謀劃着如何挽救自己即将失敗的命運,不甘失敗的納粹黨魁最終提出了先在西線迅速擊潰盟軍,達成與英法等國締結和約的有利态勢,進而分裂反法西斯同盟,使得自己可以全力對付蘇聯的戰略構想。在這樣的想法之下,德國人秘密的開始了“守望萊茵行動”準備工作。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七:突出部戰役初期突破美軍防線的德國軍隊)

1944年12月,德國方面出其不意的在阿登地區發動了對盟軍的進攻,位于阿登地區東北部,列日省南部的許多轄區,再一次被戰火所籠罩,而武裝黨衛軍第1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的一個500人左右的步兵營,于1944年12月16日,被14名美國偵查兵和4名炮兵觀測員,在列日省東南部的比林根(Büllingen)地區,阻滞了接近20個小時,氣急敗壞的警衛旗隊随後在12月17日和18日,制造了三起屠殺案件:12月17日阿梅爾(Amel)地區的威斯村(Wereth)屠殺、12月17日馬爾梅迪(Malmedy)東南3.2公裡處包格内茲村(Baugnez)的馬爾梅迪屠殺以及12月18日的斯塔沃洛市(Stavelot)屠殺。就在武裝黨衛軍第1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在阿梅爾和馬爾梅迪施加暴行的同時,位于比林根和阿梅爾地區南部的交通樞紐聖維特市(SanktVith),也遭到了猛烈的攻擊,在德國人兇猛的攻勢面前,猝不及防的美國軍隊最終被德國人突破防線,該地區再一次被德國人所占據,為了阻止德國人利用此次交通樞紐繼續發動攻勢和中轉兵源,1944年12月25日和26日,盟軍對聖維特市進行了覆寫式的轟炸,幾乎将這座城市徹底夷為平地。·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八:突出部戰役期間,隸屬于第82空降師的裝甲車輛)

就在列日省東南部地區在德國的突襲之下險象環生的時候,列日省的西南部地區的列努斯(Lierneux),也在德國人的進攻之中相繼失守,1944年12月22日,德國人占領了由美國第82空降師第325步兵團所扼守,位于列努斯地區的佛萊托(Fraiture),直接對美國第82空降師的側翼造成了巨大威脅,但美國人最終以強大的火力覆寫,讓德國方面的進攻功虧一篑,1944年12月24日,德國人的進攻被逼退,并在突出部戰役之中開始了第一次撤退。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九:位于馬爾梅迪地區包格内茲村的馬爾梅迪屠殺紀念牆)

數次慘烈的戰争讓數以十萬計的士兵長眠于列日地區,使得該地區許多地點至今仍留存有各時期交戰各方士兵的墓園,同時為了銘記曆史,列日地區也建有大量的警示屠殺的紀念地點。戰後的列日地區,在大戰之後的和平年代,逐漸失去了自己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了一個極為普通的行政區域,唯有那些戰争遺迹,仍在向人們訴說着過往慘烈的曆史。

附圖:

二戰地理曆史資料彙編——比利時列日省

(圖十:文中提及地點的标注圖)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二戰資料局的趣頭條号,更多二戰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