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母親專業戶”,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戲骨張少華,她的臉上總是帶着微笑,眼睛彎彎的像一道月牙。
幼小的身軀,佝偻着後背,臉上寫滿了滄桑,那一條條皺紋如同曆史的溝壑,将這一生的苦難都刻在臉上。

從藝這麼多年來,張少華的成為電視圈中兢兢業業的勞模,即便獲獎無數,可晚年還是擠在破舊的平房裡。
不但如此,她拖着生病的身體,常年“駐紮”在劇組,為的就是多掙點錢,為兒子還房貸。
直到今年三月份張少華去世,訃告中顯示的年齡為75歲,但有很多網友表示,她的真實年齡是84歲。
很多人表示,張少華很早就知道,網上寫錯自己的年齡,卻一直沒有更改。
十年的年齡差距,讓她飽受争議,甚至被人加上“德行有愧”四個大字。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01
官方顯示,張少華是1946年出生,她三歲喪父,為了生活母親拖家帶口改嫁他人。
從此,家裡又多了幾個兄弟姐妹,童年的張少華食不果腹,隻有逢年過節才能看見一點點肉末。
每當她半夜睜開眼睛,總是看到母親在微弱的燈光下縫縫補補,兒時的張少華盼着自己能快點長大,為母親分擔家務。
直到13歲那年,她注意到中國評劇院招生,每個月有十六塊錢的生活費,張少華心動了。
為了有飯吃,她壯着膽子前去面試。
别人唱歌才藝樣樣精通,但張少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套廣播體操征服在場老師。
之後,張少華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在校期間,張少華是最用功的那一位,她覺得一個月16塊的生活費,再怎麼辛苦都是值得的。
但後來,張少華漸漸意識到,這16元錢根本不經花,更别說照顧家庭了。
練功用品每個月都要買,一雙練功鞋就七塊錢,張少華的錢常常沒到月底就用完了,月底隻能吃大醬菜度日。
那段日子很苦,但張少華挺過來了。
她學習了六年的青衣,并以彩旦的身份先後飾演了《楊三姐告狀》、以及《花為媒》。
而她的搭檔,就是著名表演藝術家趙麗蓉前輩。
雖然都是醜角,但張少華瘦小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直到後來,一些壞人的角色總是找她來演。
而趙麗蓉出名後,跨界成為獨幕喜劇演員,兩人走了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子。
02
幾年後,趙麗蓉出演了《西遊記》中一個王後的角色,瞬間爆火。
張少華也想改行,卻舍不得放手她的老本行。
經過多年的沉寂,一直到1993年,張少華才正式出圈,被觀衆熟知。
因為長相的原因,她所飾演的都是一些“壞人”的形象,1997年她曾飾演過《還珠格格》中紫薇的舅母。
拍了一天之後,張少華又趕往其他的劇組,甚至錯過了《還珠》中其他的戲份,事後她說自己很後悔。
次年,在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她飾演了老鸨子為人熟知,慢慢打開市場。
此後,張少華逐漸成了媽媽專業戶,很多母親的角色找上了她。
因為出演太多媽媽的角色,張少華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媽媽專業戶”。
2001年,電視劇《大宅門》熱播,張少華在劇組飾演李香秀的母親。
盡管是個配角,但她的表演很出彩,那種對女兒又愛又怕的感覺,被诠釋得淋漓盡緻。
之後,她繼續在各大電視劇中,出演母親的角色,成功赢得觀衆的認可,卻沒能大紅大紫。
直到2008年,電視劇《我的醜娘》在各大衛視相繼播放,作為主演的張少華,絲毫不介意自己“扮醜”。
她說:我本來就醜,年輕時候就不漂亮,現在的形象更接近醜娘了。
劇中的醜娘是一個農村人,為了更符合人物形象,張少華更是“黑化自己”,在妝容上下了不少功夫。
最後,這部電視劇大火,從主角到配角,熬了幾十年的張少華,終于有了出頭之日。
她說:在劇中的每場哭戲,都是我的真情實感,從來沒用過眼藥水。
為了讓劇情更加真實,張少華直接到街頭去乞讨,劇組采用偷拍的形式,為的就是增加劇情的真實感。
張少華一邊哭,一邊将錢塞回給路人,嘴裡小聲說着:孩子,我這是在拍戲呢,趕緊把錢拿回去。
但路人都不相信,用很詫異的眼光看着她。
03
《我的醜娘》,直接擴寬了她在娛樂圈的戲路,以至于在《鐵梨花》當中,導演郭靖宇并不擔心她的實力。
八年之後,郭靖宇再度聯手張少華,為其量身定制了《娘道》。
這次老太太是主演,台詞很多,她說:
我第二次生病,做了一個開腸破肚的大手術,我要求換人,但導演說,你安心養病,我們等你。
最後,張少華做完手術沒多久後,纏着腰帶進了劇組,堅持拍完整部電視劇。
因為張少華的原因,劇組損失了幾十萬,她十分感謝劇組,一直念着郭靖宇的好。
不少人可能有疑問了,這麼大歲數本可以頤養天年,為何還要這麼拼命呢?
據她本人所說,她和兒子的關系并不好。
盡管有血緣關系,但兒子從小就成為留守兒童,他們之間産生了很大的隔閡。
為了彌補從前缺失的母愛,張少華對兒子和兒媳一直很好,她幾乎把近幾年所有的收入都給了兒子,用來幫兒子買車買房。
即使步入高齡,依舊坐着輪椅到處拍戲幫助兒子還房貸,自己卻住在一間40平左右的狹小房屋裡。
但張少華依舊沒有得到兒子的體諒,她自己卻表示:誰不是為了自己的兒女呢?
2016年,張少華獲得“終身成就獎”。
舞台上,張少華身穿不足百元的衣服,給在座的各位深深鞠躬。
看到這些,不少人動容了。
但有一些人表示,老太太酷愛演戲,這些不過是她賺取眼淚的戲碼而已。
04
想當年,評劇皇後新鳳霞,對張少華有知遇之恩。
但動亂年代,她卻帶人抄了老師的家,并導緻其終身殘疾,臨走時還搶走了齊白石的字畫。
最終,新鳳霞原諒張少花,帶着無盡的哀怨離開人世。
多年之後,新鳳霞的兒子吳歡,在母親九十歲冥壽時質問張少華。
她避重就輕,委婉回避這件事情。
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但張少華的口碑急轉直下,沒想到晚年的她,遭受網友的口誅筆伐,簡直太慘了。
沒經曆過那個年代,我們對某些事情體會并不太清楚。
但麥叔确定的是,曾經的人面臨着很多無可奈何。
張少華雖德行有愧,但她對電視劇行業的奉獻,是不能被忘記的。
前一段時間,張少華因病住院,一個人躺在病床上,插着吸氧管,頭發花白的面龐消瘦了不少。
看起來十分憔悴 ,但身旁卻不見兒子的蹤影,曾有人質疑她的兒子,沒有盡到贍養老人的責任。
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一輩子飾演了那麼多的悲慘母親角色,晚年的她竟落得這般田地,不免讓人感到唏噓啊。
作者:棒棒
編輯: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