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誰更重要?夏侯惇的這三個優勢曹仁不具備

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誰更重要?夏侯惇的這三個優勢曹仁不具備

三國演義中,曹操雄才偉略,以匡扶漢室江山為己任,統一支離破碎的北方。這也為曹丕以魏代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能建立不世之功,離不開他的能征善戰的武将們。這些武将分為兩個系統,即“曹魏宗親八虎騎”和五虎上将,其中以曹魏宗親八虎騎為尊。而在曹魏宗親八虎騎中,以“獨眼将軍”夏侯惇和和“天人之稱”的曹仁為尊。那麼,在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誰更重要一些呢?

個人認為是夏侯惇,因為他具有曹仁所不具備的這三個優勢,分析如下。

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誰更重要?夏侯惇的這三個優勢曹仁不具備

其一,夏侯惇和曹操有血緣關系,而曹仁隻是沒血緣關系的從祖弟。

熟悉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本姓夏侯,隻是由于他的父親曹嵩被過繼給大宦官曹騰,才改姓曹的。是以,曹操和夏侯惇是同一個祖先,都是西漢太仆夏侯嬰的後代,流淌着共同的血液。血濃于水,雖然曹操和夏侯惇的血緣關系很稀薄,那也比沒有血緣關系的曹仁親近。

曹仁,雖然是曹操的從祖弟,也就是說他們兩人有着共同的曾祖父曹萌(曹節)。可是曹操的祖父是個大太監啊,自己隻是祖父曹騰的養子之子。本質上,曹操和曹仁沒有血緣關系。是以,注重血緣關系的曹操對于夏侯惇更加親近。

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誰更重要?夏侯惇的這三個優勢曹仁不具備

其二,夏侯惇勇猛無敵,而曹仁善于守城。

早在曹操讨伐董卓時期,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各自帶着千人,來投奔曹操,組成了曹操的班底。夏侯惇比曹仁稍早點投奔曹操,也受到了曹操的信任,被任命為司馬,後來升為折沖校尉,領東郡太守。

演義中,夏侯惇作戰勇猛,多次作為先鋒,沖鋒陷陣,還勇于挑戰呂布。他為了曹操的霸業,還搭上了一隻眼睛,可悲可歎。正史中,夏侯惇也并不遜色,他十四歲時殺死羞辱自己老師之人。

他跟随曹操起兵後,在一次與呂布的交戰中,被詐降的将領劫持為人質,向其索要珍貴物資。夏侯惇不屈不撓,沒有屈服,還号召手下士兵不必顧忌自己安危,滅殺劫匪。他的副将韓浩指揮有方,吓得劫匪放開夏侯惇,舉手投降。《三國志》中記載如下:

促召兵擊持質者。持質者惶遽叩頭,言“我但欲乞資用去耳”!浩數責,皆斬之。

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誰更重要?夏侯惇的這三個優勢曹仁不具備

曹仁,略晚于夏侯惇追随曹操,也屬于早期曹操的班底,被任命為别部司馬,行厲鋒校尉。他的才能,更加側重于防禦。曹仁是三國時期的防守專家。面對威震華夏的關羽大軍,兵少将寡的曹仁臨危不懼,防禦樊城達數月之久。

即使是在關羽水淹七軍,彈盡糧絕、樊城倒灌的極端不利情況下,曹仁也頂住壓力,成功支撐到了第二路徐晃援軍的到來,并與之圍點打援,成功擊潰關羽。他的守城政策,已經能和魏延的“重門之策”相媲美了。

可是,在開疆擴土時期,曹操最需要的是能沖鋒陷陣的大将,幕後英雄曹仁相對有那麼顯眼。這一點,蜀漢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就是為啥魏延沒有排入五虎上将的原因之一。

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誰更重要?夏侯惇的這三個優勢曹仁不具備

其三,夏侯惇“不受漢職”,而曹仁品行不端。

夏侯惇為人儉樸,一生不置産業,去世時,家無餘财,他把自己所得賞賜都發給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們。他還有一個高風亮節的地方,也是被曹操所贊賞的地方是“不受漢職”。跟随曹操打天下的将領們,本質上都屬于曹操魏公國的将軍。好多将領都被授予魏公國的官号,名義上,他們歸魏公曹操所統領。

曹操認為夏侯惇和他同殿為臣,不應該屈居自己之下,應該授予漢官職。而夏侯惇卻堅持不受,認為自己屬于魏,忠于魏,接受漢官職不合适,應該接受魏官職。曹操争執不過,最終隻能答應夏侯惇請求,任命他為魏前将軍。

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誰更重要?夏侯惇的這三個優勢曹仁不具備

反觀曹仁,他就沒有夏侯惇那樣的高風亮節。如公元218年,他在出鎮曹操所占領的荊州區域時,橫征暴斂,大大增加了當地人民的繇役。這一年十月,荊州境内的宛城官民爆發了,宛城守将侯音反叛,他與關羽聯合,公然反對曹仁的統治。

雖然曹仁經過四個月的征戰,攻破宛城,滅殺侯音,可是這次叛亂造成的影響很惡劣。曹仁在樊城失去了民心,被關羽抓住機會,圍困于樊城,久久不能脫身。《曹瞞傳》中記載如下:

是時南陽間苦繇役,音於是執太守東裡衮,與吏民共反,與關羽連和。

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誰更重要?夏侯惇的這三個優勢曹仁不具備

總結:本來夏侯惇和曹仁分别代表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都是各自家族的代表,跟随曹操,建立了不世之功,兩人地位相同。可是由于夏侯惇具有曹仁所沒有的這三個優勢,在曹操的心目中,夏侯惇比曹仁更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