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存儲,作為一名運維工程師我覺得是很有必要去花點時間去了解一下的!磁盤是伺服器、儲存設備的主要存儲媒介之一,非常重要!
按照存儲媒體類型一般分為機械磁盤(HDD、傳統磁性硬碟)、固态磁盤(SSD,主要使用閃存顆粒來存儲)、混合磁盤(HHD,磁性硬碟和閃存內建到一起的硬碟)。按照接口類型我們可以分為ATA、STATA、SCSI、SAS、FC,接下來我們分别就以上幾種接口類型進行一些對比。
并行接口,指的是并行傳輸的接口,比如有0~9十個數字,用10條傳輸線,那麼每根線隻需要傳輸一位數字,即可完成。
從理論上看,并行傳輸效率很高,但是由于線路上的實體原因,它的傳輸頻率不能太高,是以實際的傳輸速度并不和并行度成正比,甚至可能更差。串行接口,指的是串行傳輸的接口,同樣是0~9十個數字,用1條傳輸線,那麼需要傳輸10次,才可以完成。從理論上看,串行傳輸效率不高,但是由于它的資料準确性,高頻率的支援,使得傳輸速度可以很高。
接口視圖:
特點:
ATA硬碟是傳統的桌面級硬碟,通常也被稱為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硬碟,這是一種并行總線硬碟,轉速為7200RPM,主流容量通常有80GB、250GB等。ATA 發展至今經過多次修改和更新,每新一代的接口都建立在前一代标準之上,并保持着向後相容性。到目前為止,一共推出 7 個版本: ATA-1 、 ATA-2 、 ATA-3 、 ATA-4 、 ATA-5 、 ATA-6 、 ATA-7 。 ATA-7 是 ATA 接口的最後一個版本,也叫 ATA133 。 ATA133 支援 133 MB/s 資料傳輸速度。目前ATA硬碟已經逐漸走向沒落。
SATA口的硬碟又叫序列槽硬碟,從名稱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種類型的硬碟是ATA硬碟的更新版(可能 不太嚴謹)!這種硬碟采用點對點的連接配接方式,支援熱插拔。轉速為7200RPM,主要容量有750GB、1TB、2TB、4TB等。目前被廣泛應用家用PC、某些伺服器存儲。
主要技術名額:
版本
帶寬
速度
資料線最大長度
SATA 3.0
6Gb/s
600MB/s
2米
SATA 2.0
3Gb/s
300MB/s
1.5米
SATA 1.0
1.5Gb/s
150MB/s
1米
PATA
1Gb/s
133MB/s
0.5米
SCSI 直譯為小型計算機系統專用接口。它是一種連接配接主機和外圍裝置的接口,支援包括硬碟、光驅及掃描器在内的多種裝置。SCSI 總線是一種并行總線,常用于企業級存儲領域。其優點是适應面廣,性能高,硬碟轉速快(15000RPM),緩存容量大,CPU占用率低,擴充性遠優于IDE硬碟,并且支援熱插拔。缺點是價格昂貴,安裝複雜。接口速率目前已經發展到320MB/s,基本已經達到極限。将來有被其串行版本SAS取而代之的趨勢。主要容量有146GB、300GB。
(四)SAS(Serial Attached SCSI)

SAS跟SATA 硬碟有點類似,都是采用串行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SAS 的接口技術可以向下相容SATA 。具體來說,二者的相容性主要展現在實體層和協定層的相容。在實體層,SAS 接口和SATA 接口完全相容,SATA 硬碟可以直接使用在SAS 的環境中,從接口标準上而言,SATA 是SAS 的一個子标準,是以SAS 控制器可以直接操控SATA 硬碟,但是SAS 卻不能直接使用在SATA 的環境中,SATA 控制器并不能對SAS 硬碟進行控制。SAS是一種全雙工、點對點、雙端口的接口。主要用于高性能企業存儲領域。這種類型的硬碟轉速為15000RPM,主要容量有750GB、1TB、2TB、4TB等。第二代SAS為數組中的每個驅動器提供 6.0 Gbps(6000 MBps)的傳輸速率。
(五)FC(Fiber Channel)
FC即為光纖通道技術,最早應用于SAN (存儲區域網路絡)。FC接口是光纖對接的一種接口标準形式,其他的常見類型為:ST、SC、LC、MTRJ等。FC-AL支援全雙工工作方式,其利用類似SATA/SAS所用的4芯連接配接,提供一種單環拓撲結構,一個控制器能通路126個裝置。這是一種串行裝置,轉速高達15000RPM,常見容量為300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