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複榘被捕後,川軍領袖劉湘就緊接着病逝,這和戴笠有什麼關系?

1938年1月11日,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山東省主席的韓複榘在參加華北抗日進階将領軍事會議時被捕。

1938年1月20日,川軍領袖、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劉湘在漢口因病去世。對于劉湘的去世,蔣介石給予很高的評價:“川故主席劉湘兼绾軍符,曆膺疆寄,翊贊中樞,忠貞自矢。”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一級上将,并給予國葬。

韓複榘被捕後,川軍領袖劉湘就緊接着病逝,這和戴笠有什麼關系?

韓複榘的被捕和劉湘的病逝,貌似沒有關聯,其實是有很大有關系,當然這其中也涉及到軍統戴笠和國民政府最高統帥蔣介石。

國民政府在1937年11月,決定撤出南京遷都武漢和重慶後,蔣介石對川軍領袖劉湘是太放心的,于是他授權軍統局戴笠對劉湘進行監視和調查,以確定中央軍撤退至重慶的安全。同時,蔣介石指令韓複榘、宋哲元等北方地方軍将領“和日本軍隊血戰到底,守住黃河天險”,并令戴笠派人密切注意這些“土軍閥”的動向,以防這些地方軍在日本人的猛烈攻勢面前棄城逃跑。蔣介石在給戴笠的信中寫道:“要防止地方軍不服從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的指令,更要防止這些地方軍将領互相聯合,擰成一股繩來對抗中央軍。”

韓複榘被捕後,川軍領袖劉湘就緊接着病逝,這和戴笠有什麼關系?

大家都知道劉湘是坐鎮四川的大軍閥,他和蔣介石的關系是若即若離,面和心不和,一到關鍵時刻就有反蔣的心。

戴笠接到蔣介石交待的任務後,自然不敢怠慢,立即投入對劉湘的調查當中。他把調查人員分為三路,一路負責繼續對韓複榘等人的監視,尤其注意韓複榘和宋哲元的第一、第三集團軍的動态;第二路設法滲透到川軍内部,從内部搜集川軍的情報;第三路則主要負責對劉湘的監控。

1937年9月1日,劉湘率部出川抗戰,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作戰地境為江蘇的太湖以西和浙北、皖南部分地區。但是,當他到達南京不久,因胃病突然複發,大口吐血,在昏迷中被護送至蕪湖醫院,送漢口萬國醫院就醫。

劉湘盡管是位堅定的抗日名将,但他對蔣介石并不是忠心耿耿。戴笠在調查中發現,自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後,劉湘與韓複榘的書信、電報往來就開始頻繁起來,而且都是加密處理,這不得不讓戴笠懷疑。戴笠用重金收買了川軍的師長範紹增,得知劉湘确實與韓複榘有不軌的圖謀。其中有份情報就是:劉湘秘密調動了川軍的兩個主力師前往攻取宜昌,而此時的韓複榘已經帶兵到達襄樊,待劉湘攻取宜昌後,二軍會取得聯絡,再謀下“一步行動”。

韓複榘被捕後,川軍領袖劉湘就緊接着病逝,這和戴笠有什麼關系?

有一日,戴笠還獲得了這樣一份情報:劉湘正謀劃着秘密回到四川,他計劃此行選擇乘坐從成都調來的軍用飛機。但是,戴笠暗中委派特務将從成都調用的飛機在途中炸毀,而飛機墜毀的原因是“機械故障”。劉湘得知後雖然很是惱怒,但是還算鎮定,并沒有選擇在短期内再次回川,而是選擇了“從長計議”。

另一路負責監視韓複榘的人送來情報稱,近一段時間韓複榘頻繁和日軍華北特遣軍總司令小矶國昭接觸,并且和日軍津浦段指揮官西尾造、日軍間諜土肥原賢二等人取得了聯系。

同時,戴笠又收到了宋哲元的情報。宋哲元在河北南部戰敗向河南新鄉、濮陽一帶撤退的途中向蔣介石發了一封密電,電報中稱韓複榘曾經秘密派人遊說自己,欲聯合反蔣。具體的行動方案是:韓複榘帶兵攻取南陽、襄樊、漢中,而宋哲元則需要攻取潼關以西的地區,這樣三軍在四川的西北、東北呈“金三角”的态勢,即使中央軍也會無計可施,再加上日本人的支援,“這片地區将會是劉、宋、韓的天下”。

計劃一定沒有變化快,韓複榘的計劃被戴笠偵查到以後,便對他進行了誘捕,得知韓被捕消息的劉湘,病情也迅速好轉,他通過特殊管道向戴笠反映,希望能早日傳回四川休養,戴笠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對領袖不忠的劉湘。

韓複榘被捕後,川軍領袖劉湘就緊接着病逝,這和戴笠有什麼關系?

1938年1月19日,宜昌組建了審判韓複榘的專門軍事法庭。這一天,蔣介石還派何應欽專門赴醫院看望劉湘,将韓複榘被捕的事情告知了劉湘,并故意透露拘捕韓複榘的原因是“私自調動軍隊前往襄陽”。劉湘深知事情敗露,于是急火攻心,第二天開始吐血不止,傍晚時分在萬國醫院的手術台上去世。

是以,韓複榘被捕和劉湘病逝看似是兩樁不相幹的事,其實他們之間的關聯度是很緊密,而且都與戴笠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