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常遇春是明朝的開國大将。徐達号稱明朝第一名将,死後封王。常遇春是朱元璋的先鋒,朱元璋曾言:開國之功,常遇春十居七八。
論常、徐二将的“開國功績”,絕不亞于前代名将。但是作為朱元璋手下的開國功臣,二人在後代的名聲,卻遠不如漢朝的衛青、霍去病,以及唐朝的李靖、李勣來得響亮。
這是因為徐達、常遇春出生的時候較晚,且他們的“老闆”朱元璋本身的經曆過于傳奇,
讓人忽略了他們的存在。

另外,
他們都是農民出身。徐達和朱元璋少年時代就成了朋友,他的教育程度可能不高,常遇春最早隻是一名“山賊”。
不像衛青和霍去病,雖然也是馬夫等低下出身,可是衛子夫後來畢竟當了皇後。而李靖和李勣的出身,雖然不是什麼門閥貴族,但是并不低。
常徐二人不出名,還有一個另外的原因。那就是,
明朝是一個封建專制制度極為發達的時期。盡管朝廷對出版業放得很寬松,但是為了避嫌,著述者更愛寫前朝人物。
一、徐達、常遇春有“内戰英雄”嫌疑
假如這個世界上沒有朱元璋,徐達和常遇春二位的人生經曆,還是足夠傳奇的。
他們都是元末普通農家的子弟,通過浴血疆場,才完成了“從奴隸到将軍”的轉身。
徐達少年時代和朱元璋成為朋友,二十二歲已經當上了軍中将領。後來,一直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戰。先後擊敗了張士誠、陳友諒這樣的勁敵。
但是,我們在讀史料的時候會發現:元末的農民起義戰争,第一個打的本應該是元朝。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史書中元朝的軍隊完全是不堪一擊。
而
民間對于徐達在作戰上面的功績,提到的地方主要是關于他和張士誠、陳友諒的作戰的細節,提到打蒙元的時候也相對較少。
常遇春也遇到了和徐達一樣的問題。
常遇春少時因為生活所迫當過綠林大盜,後來投靠義軍,跟着朱元璋平定天下。
但是
論起他的戰績,大家記得的也是和張士誠、陳友諒的戰鬥。而對于朱元璋軍隊和蒙元正規軍的交戰,着墨極少。
有人說,這是因為朱元璋的軍隊,一直都在打擦邊球,沒有正面和蒙元主力作戰,而當時在正面和蒙元作戰的是張士誠的部隊。張士誠最後落了敗,這一段曆史就被淹沒了。
對于這個疑問,不知專家有沒有什麼解釋說明。但是,
在民間演義中,一直強化朱元璋軍隊與陳友諒的作戰過程,讓人忽略了元軍的存在。
這樣一來,
明朝推翻元朝的這一場戰争,看着更像是打了一場農民起義軍的“内戰”。而國人對于這種“内戰英雄”,一向都是不感冒的。
二、朱元璋光芒太盛
漢、唐時期中國封建王朝的專制程度遠不如後世。中國封建專制最高峰,是在明朝和清朝。
在漢朝的時候,朝廷長期與匈奴作戰,需要歌頌衛、霍這樣的将軍。而衛、霍二人本屬皇親,衛青的姐姐衛子夫當了皇後。這一段傳奇故事,本來就是小說家最偏愛的。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下了他們抗擊異族,保家衛國的奇功。後世的小說家、戲劇家和詩人們也樂得歌頌他們。
于是,無數次地從軍事、政治和愛情的角度,把他們當成主角或者是配角,搬上了舞台。他們的名氣就和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開放,同時也是當時世界影響力最大的王朝。
那個時候的君王,思想開明。
對外交流多,與周邊國家交戰也多。是以,李靖、李勣在現在的一些年輕人看來:都是在替國人“長臉”的優秀将領。
特别是
李靖,他憑借着《虬髯客》的故事反客為主,不但被後世封為“風塵三俠”,讓他和“紅拂女”上演了一出曠世愛情喜劇,更讓他化身為一代智勇雙全的戰神。
這時候,我們再來看
徐達、常遇春。他們原本農民的出身,以及“打内戰”開國的方式,就很不好編故事了。頂多給常遇春編出一個老婆喝醋,就這都還有抄襲唐朝房玄齡妻喝醋的嫌疑。
再說,
一個人“從奴隸到将軍”混得再怎樣傳奇,也比不過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來得傳奇。是以,徐、常二人的光芒,在很大程度上被朱元璋給掩蓋了。
而明朝是我國古代出版業最發達的一個朝代,但是主要集中在萬曆之後。在那之前,國家對臣民的一言一行都管控得非常嚴格。
朱元璋對待功臣的态度,決定了敢在那個時候,替徐達、常遇春等人著書立說的不會多。
因為
一旦你為他們著述,難免會提到當時的皇帝。到時候他們所有的功勞,也都必須是皇帝本人的。
在古代,妄議君上,搞不好是要掉腦殼的事情。即使到了萬曆以後,私人刻書盛行。《金瓶梅》的作者有心要寫一部反映社會道德倫理的書,在匿名的情況下,還要借着宋朝來說明朝。
是以,
明朝的時候,想吹徐達、常遇春的人也不敢吹。而到了清朝後,文字獄興盛,誰敢去著書吹捧明朝的戰神?
沒有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替他們宣傳,或者宣傳的力度不夠,是以他們就不如衛霍和二李有名。
是以,無論從徐達、常遇春本人的出身,還是從他們給普通人的“義軍内戰”的印象,以及當時的政治環境來講,都不利于對他們進行歌頌與宣傳。
再說,議論人事,畢竟還是遠香近臭。百千年前的曆史人物,還是比當世的人要多了許多想象的空間。
結語
天下是打出來的,但是名氣是“吹”出來的。
再優秀的将領,建立了再大的功業,假如一直沒有人宣傳它、歌頌它,遲早會被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徐達、常遇春強不強?很強!但是
因為許多複雜的原因,他們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歌頌”,并且二位也沒有當皇後的姐姐,也沒有“紅拂女”一樣的夫妻。
盡管徐達的女兒嫁給了朱棣,而朱棣後面通過靖難之役,趕走了朱允炆,當上了皇帝。但是,朱棣和徐達女兒并沒鬧出什麼“高端”的八卦。
是以他們沒有唐朝二李、漢朝衛、霍有名,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