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埃森哲:人工智能2035年将把16個行業的盈利能力提升38%

本文來自AI新媒體量子位(QbitAI)

埃森哲:人工智能2035年将把16個行業的盈利能力提升38%

根據埃森哲的最新報告,成功應用人工智能的企業能夠将盈利能力平均提升38%。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給12個經濟體的16個行業額外帶來14萬億美元的總增加值(GVA)。

為了利用這個機會,該報告指出了成功部署人工智能的8大關鍵戰略,重點是采取以人為中心的方法,并采取大膽而負責的步驟,以便在企業群組織内部應用這項技術。

“人工智能将會徹底改變企業的競争和增長方式,這将成為一種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全新生産要素。”埃森哲首席技術和創新官保羅·多爾蒂(Paul Daugherty)說,“要實作這個巨大機會,關鍵是現在就要圍繞人工智能開發各種以人為中心的戰略,然後努力開發有責任感的人工智能系統,使之符合人類的道德和倫理價值,促成積極的結果,幫助人類在想象、創造和創新方面實作最佳表現。”

該報告由埃森哲研究院與Frontier Economics共同制作,衡量了人工智能對GVA的潛在影響,這是一個近似于GDP的名額,它考慮了商品和服務産生的價值。

埃森哲:人工智能2035年将把16個行業的盈利能力提升38%

該研究以2035年的測算資料為基礎,選取了16個行業作為對比較對象:一邊是按照目前的預期增長假設計算的基礎場景,另一邊則是把人工智能融入經濟程序之後的人工智能場景。結果發現,按照權重平均數計算,人工智能有望将經濟增長率提升1.7個百分點。

在行業研究中,資訊和通信、制造業以及金融服務是三個有望在人工智能場景中實作最高年化GVA增速的行業,2035年分别達到4.8%、4.4%和4.3%。換算之後,僅這三個領域2035年就将額外增加6萬億美元GVA。

即便是教育和社會服務等生産力增長向來較慢的勞動密集型領域,也會分别大幅增長1090億美元和2160億美元。

具體到行業的盈利能力,該研究發現,人工智能将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在勞動密集型領域(例如批發和零售),人工智能可以對人類起到增強作用,提升人類的生産力,促使利潤增長近60%。在制造業等資本密集型行業,采用人工智能的機器将消除故障機器和閑置裝置,實作回報率的不斷增長,到2035年同樣可以将利潤大幅增加39%。

埃森哲:人工智能2035年将把16個行業的盈利能力提升38%

無論是哪個行業,企業現在都有很大的機會應用人工智能,并發明新的商業能力,進而實作增長、盈利和可持續發展。為了利用人工智能為未來的成功做好準備,企業上司者應當考慮以下8項戰略:

人工智能戰略和上司力

要通過人工智能獲得價值,需要獲得公司高層的認可,并促使其采取行動;是以,C級高管必須切身體會到其中的利益,路線圖也必不可少。

把HR變成HAIR

人力資源總監的職責隻是管理人類員工,但今後還要管理人機互動,是以可以稱之為人類人工智能資源(HAIR)。

利用機器來學習

為了讓企業适應學習和員工教育訓練的變化,企業上司者必須關注員工的需求,尤其是在多變的技能發展領域。

任命資料供應鍊總監

這個職位需要建構一體化的端對端資料供應鍊。

創造一套開放的人工智能文化

信任、開放、透明是人類與機器和諧共處的關鍵;企業上司者必須塑造和引導企業文化,盡可能降低混合勞動力的風險,同時最大限度地擴大機會。

把人群引入雲端

創新的下一個階段是将雲端衆包資料與人工智能結合起來,創造新的颠覆性商業機會。

超越自動化

借助人工智能最近的跨越式發展,企業也需要實作跨越式發展,駕馭能夠自學和自我管理的動态智能機器。

衡量算法帶來的回報

與随着時間而貶值的傳統資産不同,人工智能資産會随着時間的推移增加價值,是以CFO需要通過新的會計名額來正确評估“人工智能回報”,可能包含每個算法創造的價值,或者将初始費用與持續成本結合起來。

“通過探索人工智能在未來幾十年逐漸成熟之後對宏觀經濟産生的影響,便可明确地意識到,每個行業群組織都有大量機會通過人工智能釋放可觀的利益。”埃森哲研究員總經理Mark Purdy說,“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智能自動化優化流程,還能提升人類的勞動能力和物質資本,并推動新的創新,借此驅動長期而大幅度的盈利和經濟增長。”

該報告發現,通過徹底改變工作方式,人工智能到2035年可以将年度經濟增長率提升一倍,将勞動生産率提升40%。

擷取報告全文,請在量子位微信公衆号(QbitAI)對話界面,回複:“170623”六個數字即可。

【完】

本文作者:李杉 

原文釋出時間: 2017-06-2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