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CP伺服器的原理就4個過程
分析一下場景
例如:我要上網,針對DHCP這個伺服器而言,是如何實作的?
1.首先我發出“我要上網的這條廣播消息”
2.伺服器收到你的廣播消息後就會随機從現有的位址池裡面配置設定一個未被使用的IP位址給你使用
3.然後你收到伺服器給你的IP位址後,你就會發送一條廣播消息給網絡中提供自己上網的這台伺服器及其它伺服器,現在這個位址是給我用的,你們就不要再把它分給别人使用了
4.伺服器收到客戶的請求後,然後給客戶一個響應,好的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這個四個過程
1.DHCPDISCOVER
2.DHCPOFFER
3.DHCPREQUEST
4.DHCPACK
DHCP這個伺服器的工作原理其實說簡單就是兩句話,說難工作原理還是比較複雜的
DHCP伺服器原理雖然複雜,但是使用方法極其的簡單,簡單的就不說了,說一點有些技術深度的東西
1.在一台DHCP伺服器上面可以建立多個作用域,使用在不同的網段
2.位址池是就是建立好DHCP的作用域,在下面就會出現這些DHCP伺服器所提供一系列的功能與屬性,位址池就是其中之一
2.1位址池:你指定給這台DHCP伺服器的使用的IP位址範圍,位址2.2租約:租給被人使用多長的時間,可以設定修改
2.3保留,給特點的使用者準備的位址
下面說一下伺服器選項和作用域選項,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
可以用包含關系來形容,伺服器選項包含作用域選項

你在作用域選項裡面建立一條服務,在伺服器選項中沒有,而若是在伺服器選項中建立的話就有,各有各的好處,如果是想小範圍的應用某個更能的話使用作用域選項比伺服器選項要更好,這個看具體情況
昨天如果想要解決在網絡中搭建一台域控制器後,另外一台用戶端連接配接網絡後,如果是自動擷取的IP的位址的話,也是可以通過DHCP伺服器直接上網的,具體情況如下:
DNS伺服器的話就要複雜一些了,上網都是需要DNS的,沒有DNS是上不了網的
按照查詢方式:分為兩種
一種是遞歸查詢,一種是疊代查詢
遞歸查詢:是客戶與伺服器之間的一種查詢方式
疊代查詢:是伺服器與伺服器之間的一種查詢方式
而通過DNS自身的查詢方式,又分為兩種
一種是正向查詢區域,另一種是反向查詢區域
正向查詢區域:通過域名查找IP位址的過程(正向解析)
反向查詢區域:通過IP位址查找域名的過程(反向解析)
在建立域的時候,有主要區域,輔助區域,存根區域
主要區域:指的就是主DNS伺服器
輔助區域:指的就是DNS備用伺服器
存根區域:隻記錄主DNS伺服器的主要自由記錄,提高主DNS伺服器的通路效率
DNS伺服器除此之外還可以配置條件轉發,上不了網多半也跟此後存在關系
下面是配置了DHCP伺服器選項、DNS轉發後用戶端擷取到的完整的IP位址
現在計算機當然是可以上網的,下面看一下域控制器這台伺服器的主要配置
本文轉自 vbers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vbers/205014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