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本賽季也就是2021年度當中,國乒女隊裡面,拿到最有分量兩枚單打金牌的分别是陳夢和王曼昱,也就是他們分别收獲了奧運女單和世乒賽女單的冠軍。而且在媒體和廣大球迷看來,這兩個冠軍的含金量也的确很足,要比孫穎莎拿到的WTT世界杯的金牌更為令人關注。确切地說,在球迷和媒體眼裡,陳夢和王曼昱拿到的也是乒乓球項目最有分量的兩個女子單打冠軍。但是與這兩個單打冠軍無緣的孫穎莎,卻一直在球迷當中,有着極高的支援度,本年度的十大體育人物評選,孫穎莎作為奧運團體冠軍成員成功入圍。而在年度體壇風雲榜名單出爐時,乒乓球屆的幾位大咖從樊振東,到馬龍,再到王曼昱和陳夢都沒有入選,孫穎莎卻又一次入圍了。更為值得探讨的,是乒乓球界隻有孫穎莎一個人入圍。

很多球迷在看到這一結果之後,邊高興邊疑惑,高興地是,看到了孫穎莎又拿到一個新的有分量的獎項,收獲了更多人的支援。疑惑的是,為什麼明明兩大分量最重的冠軍與她無緣,為何孫穎莎在球迷當中的認可度卻一直居高不下,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換句話說,就是很多人對孫穎莎的成功入圍有些許不解。我們在這裡,不妨從正反兩個角度來進行一下分析,探究一下孫穎莎入圍體壇風雲榜,以及陳夢和王曼昱落選之間的關系。首先,從正方面來講,我們要為孫穎莎的入選而到高興。因為這代表着,體育界不再隻是關注球員的個人比賽成績,還開始綜合看他們在比賽當中表現出來的内容,以及所獲得的勝利的含金量。打比方說,東京奧運會的賽場就好像是一個戰場。當許昕和劉詩雯痛失混雙金牌的時刻,連我們坐在電視機前都可以看出劉國梁和馬琳、李隼的失落,包括焦慮,大家整體上都出現了一些低氣壓的狀态。一旦女子單打和男子單打的賽場上,特别是以新人當家的女子單打的賽場上出現閃失,那麼整個國乒就有可能出現全線潰敗,現在說這樣的話,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在那個時刻真實的反應。
在這種千鈞一發之際,是孫穎莎不畏困難,敢于在伊藤美誠這樣強勁的對手面前發揮自己的能力,最終取得了對伊藤美誠的完勝。賽後李隼指導也提到,孫穎莎接伊藤美誠的發球時,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是他賽前未曾預料到的。孫穎莎的确用自己穩定的發揮還有賽場上的應變能力,以及現場調整能力,幫助國乒克服了最大的困難,完成了最好的一場阻擊戰。雖然隻是一場女單半決賽,卻成了中國乒乓球隊整個東京奧運征程當中的天王山之戰。正是那場比賽的勝利,就此幫助國乒扭轉局勢,徹底在奧運會上實作了大逆轉。并一舉拿下四枚金牌,很好地完成了東京奧運會上的奪冠任務。
可見,孫穎莎的成功還有大家對她的認可,是球迷和媒體,包括教練組及專業人士對她身上綜合實力以及比賽氣質的一種認同。也是大家對新時代體育健兒的一種全新期待。球迷們最喜歡看的,就是具備這樣一種體育精神的體育健兒的表現,它已經超越了體育競技本身。當然,反過來說,王曼昱和陳夢,在個人技術,以及努力拼搏方面也不差,無論是東京奧運會,還是後面的世乒賽,他們的表現都很出色。同樣是中國乒乓球隊的傑出代表。但是大家喜歡孫穎莎,并不代表着反對和讨厭陳夢和王曼昱。隻是她們的最高光時刻,沒有出現在球迷最期待,國乒最需要的關鍵時刻,是以,他們的成功,無型中被打了折扣。即使他們無緣年度體壇風雲榜,與孫穎莎的球迷支援度相比要低一些,也不代表着他們實力不足,球迷們不認可。主要還是他們所遇到的晉級形勢相對沒有那麼險惡,拿冠軍時,也相對更為容易。是以大家對他們的能力認知就隻停留在他們的冠軍上面。
對于未來,我們很難說孫穎莎,王曼昱,還有陳夢,誰會成為更受球迷喜歡和支援的球員。因為大機率這三個人還要一起征戰巴黎奧運會。我們也希望他們都能在未來的三年時間内,有更好的表現。同時,能得到更多球迷的支援和喜愛。孫穎莎加油,王曼昱和陳夢也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