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碼包安裝是日常使用過程中最經常的安裝方式,比如nagios套件、apche等重要軟體都是源碼包方式安裝,源碼包編譯安裝技術是運維技術中比較重要的部分。
運維時,最好把要跑的業務包放到/usr/local/src下,友善其他管理者管理代碼。
轉載一篇部落格中的解析:(轉載至https://itony.me/769.html)

源碼安裝分為三個步驟:
(1)./configure 定制程式的某些參數。檢測系統是否具備程式運作的某些庫。配置完成後,會生成mskefile檔案供下一步使用
(2)make 調用gcc編譯器編譯源碼包
(3)make install 建立程式的相關目錄和配置檔案
操作示例
我們以安裝Apache為例,詳細了解如何通過源碼包安裝程式
1、前期準備
安裝gcc編譯器,這個程式安裝時間比較久。
安裝wget程式
正式開始了
2、下載下傳apche的源碼包
首先cd到/usr/local/src目錄
用wget工具下載下傳http://mirrors.cnnic.cn/apache/httpd/httpd-2.2.34.tar.gz apche的源碼包
3、解壓源碼包
指令:tar xzvf httpd-2.2.34.tar.gz (正好複習tar指令的用法)
會出來一大堆東西,正常。
ls看下成果
4、配置相關選項并生成Makefile
配置程式安裝到/usr/local/apache2目錄下
指令:<code>./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2</code>
然後會蹦出來一大堆提示,隻要沒報錯就不管他,如果你沒有安裝gcc編譯器,這一步是過不去的。
檢視是否編譯好
指令:<code>echo $?</code>(隻能)
傳回值是0就沒問題了
看看生成的makefile檔案
指令:<code>ls -l Makefile</code>
5、進行編譯
指令:make (敲擊簡單吧)
又是一頓還等,還要祈禱不要出錯
檢視有沒有安裝好
指令:<code>echo $?</code>
6、正式安裝了
指令 make install
看下成果
7、解除安裝程式
源碼包安裝有個好處,程式沒有運作前就在你指定的目錄下。解除安裝時你把整個程式目錄删掉就完事了。
本文轉自 whytl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11934539/205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