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一個星期票房破5億的電影《誤殺2》,成為2021年最後一匹黑馬。

這部由戴墨導演、陳思陳監制、肖央、任達華、文詠珊等主演的電影,收獲到了大衆的一緻好評。因為《誤殺1》成功出圈,讓《誤殺2》在上映前就累積了不少粉絲。事實上,這部電影在内容上完全獨立于《誤殺1》,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但在核心上卻又時時和《誤殺1》碰撞在一起,呈現出了小人物的細膩情感。
電影中的主人公是一個走投無路的父親和一個需要拯救的孩子,在赤裸裸的現實面前,把小人物的悲哀展現得淋漓盡緻,不得不說,肖央演技又創新高峰,堪稱炸裂。
在娛樂圈有多層身份的肖央,一直被大家認定為更适合喜劇,直到出演《誤殺1》才重新奠定了他現實主義表演的風格,而這種風格在《誤殺2》中得到中升華,變得更加夯實和細膩。
肖央在電影中所出演的角色,真正展現出了“人性複雜”,在生活中他屬于底層人物,平凡而渺小,每天過着枯燥的生活,但也因為有一個完整的家庭而感到幸福,和我們身邊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一樣。但當他被逼到絕境時,又能迸發出極大力量,策劃出讓所有人意外的驚天計劃。在外人面前他是窮兇極惡的劫匪,在孩子面前,他又變成了悲憫可憐的父親,每一次身份的轉換,都需要有強大的情感支撐,同時還需要富有層次的演技,客觀來講,肖央在這種極端的風格中其表現已經接近滿分。
其中有一場戲,并沒有太多台詞和動作,大部分都是演員用眼神或面部表情表達出來,任達華為設計這場戲想了三天,他在采訪中提到,自己從肖央的眼神中解讀出來了更多的東西。因為演員之間的互相刺激和碰撞,才激發出最原始最動人的表演。而在現實主題題材中,就難能可貴的就是演員的真實感。
當然,一部好的電影除了吸睛的情節和精湛的演技外,還需要引導大家有更多思考,《誤殺2》顯然做到了。
在這部電影中存在一個很大的沖突,就是男主角林日朗到底算不算好人?身處絕境的他,為愛冒險站在了法律的對立面,但縱觀整個故事,他變賣家産放棄一切,甚至逼自己變得兇狠,最後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抵抗不公,拿回原本就屬于孩子的那顆“心髒”。
電影中有一句台詞:“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孩子”,對社會不公充滿了無力感,即使普通人傾其所有,在絕對的權力和地位面前,都如蝼蛄一般。是以當電影中的父親決定放手一搏、孤注一擲時,才會顯得那麼悲壯,這裡面也呈現出了“中國式父親”的強烈犧牲感。
“螢火蟲”一詞在電影中出現了很多次,也被賦予了極大的意義,比如當孩子問道:“為什麼燈下的螢火蟲不亮了呀?”父親的回答是:“因為它們的光太弱了,隻有在黑暗的地方才看得見。”林日朗一家就如螢火蟲一般,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微不足道,從不被看見,而當周圍環境發生變化時,他們都會變成鮮活的生命,爆發出巨大影響力。
而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Fireflies In The Sun”(“白日螢火”),正好與之對應,細節處埋下了很多引子,等待觀衆的發現,即使看第二遍,第三遍都覺得不過瘾。
“你不知道父親會為了孩子做出什麼”,這部話表達了劇中最核心的情感——親情,也是這部電影感人的地方。很多觀衆看到最後,情緒久久不能散去,一擡頭才發現臉上早已布滿了淚水。或許,共情才是電影最大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