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籌網站Kickstarter剛剛獲得了“公益企業”的身份,表明該公司希望“對社會産生積極影響”。

需要強調的是,Kickstarter仍是一家盈利性企業,但該公司現在将會定期釋出社會影響報告,其董事會也必須在制定決策時充分權衡公益因素。該公司發言人表示,這個新的公司屬性将指引未來的高管決策過程。
Kickstarter創辦至今已經6年半時間,該公司已經将公司的全稱從Kickstarter股份有限公司更改為Kickstarter公益公司。
此舉也凸顯出部分創業公司希望降低投資者和股東對其産生的影響。Uber等大型創業公司的投資者往往都希望追求巨額利潤。
市場研究公司Achieve總裁德裡克·費爾德曼(Derrick Feldmann)說:“創辦一家公益公司将給更多科技公司創造機會,他們的創始人可能正在努力擺脫傳統的企業創辦方式。”
Kickstarter表示,此次更名是理所當然的舉動,為的是逐漸提升公司透明度。Kickstarter已于2014年獲得B類公司身份——這類公司将自願遵守嚴格的環保和社會責任标準。
Kickstarter創始人曾經對《紐約時報》表示,該公司不準備上市或出售,但他們仍然要對投資者負責。
事實上,Kickstarter并未一直保持良好的透明度。2012年時,外界曾經對未完成的衆籌項目資金去向提出質疑。該公司最終将返還資金的責任加到項目開發者身上。根據該公司的使用條款,項目開發者現在要肩負“履行項目承諾”的法律責任。而如果項目沒有或無法履行,項目開發者還有義務返還資金。
Kickstarter迄今為止的9.2733萬個項目累計獲得逾940萬人的資助,其中包括十多個融資額超過百萬的項目。Pebble Time智能手表是Kickstarter有史以來融資額最高的項目,共有7.8萬支援者向其投資2030萬美元。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