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志管理
終端顔色:白色(普通檔案)、紅色(壓縮檔案)、綠色(執行權限)、藍色(目錄)
日志:一個檔案,記錄目前系統、使用者、程式的工作狀态
位置
系統、使用者、RPM(YUM程式):/var/log/目錄下
源碼程式:安裝目錄下,log目錄
anaconda(響應程式,用于運作圖形化安裝向導),安裝過程産生日志/var/log/anaconda.*
快捷鍵:Ctrl+Alt+F3(檢視安裝過程中網絡情況)、Ctrl+Alt+F4(檢視安裝過程中核心情況)、Ctrl+Alt+F5(檢視安裝過程中的詳細安裝情況)、Ctrl+Alt+F6(回到安裝向導)
日志檔案分類
二進制日志檔案:不能支援檢視,隻能通過特有指令調用日志檔案檢視
普通日志檔案:可直接檢視、如cat、tail -f等
1.常見系統日志
/var/log/anaconda.* //記錄系統安裝系統中相關運作情況
/var/log/audit/ //記錄audit(審計)情況
/var/log/boot.log //記錄啟動過程中的核心情況
/var/log/btmp //記錄所有使用者登陸失敗的資訊(該日志檔案不能直接檢視)
/var/log/ConsoleKit/ //記錄終端相關情況
/var/log/cron //記錄crontab計劃任務情況
/var/log/dmesg //記錄引導過程中相關硬體工作情況
/var/log/dracut.log //記錄initramfs(小型Linux系統)狀态
/var/log/lastlog //記錄使用者登陸資訊
/var/log/maillog //記錄郵件情況
/var/log/messages //記錄核心、系統、程式等綜合性情況
/var/log/ntpstats/ //記錄ntp時間同步資訊
/var/log/prelink/ //記錄prelink程式工作情況(預連結工具)
/var/log/wtmp //記錄所有使用者登陸成功的資訊
/var/log/sa/ //記錄sar(性能統計工具,分析性能)情況
/var/log/secure //記錄hu安全認證情況(PAM認證)、一般記錄密碼情況
/var/log/spooler //儲存特殊檔案的情況,并隻記錄crit級别日志
/var/log/tallylog //記錄pam認證相關内容
/var/log/yum.log //記錄yum安裝情況
2.wtmp、btmp、lastlog日志檔案檢視
lastlog //檢視所有登陸成功的資訊(讀取/var/log/wtmp)
lastlogb //檢視所有登陸失敗的資訊(讀取/var/log/btmp)
w或who //檢視目前已登陸使用者資訊(讀取/var/log/lastlog)
3.日志格式
1)
Jun 25 10:16:53 xueluo abrtd: Init complete, entering main loop
發生時間 主機名 程式名:事件
2)
08:33:24,071 INFO : Copying anaconda logs
發生時間 日志級别/程式名:事件
4.日志級别
0(EMERG)緊急:系統不可用
1(ALERT)警告:必須馬上采取措施
2(CRIT)嚴重:比較嚴重的錯誤
3(ERR)錯誤:軟體運作出現錯誤
4(WARNING)提醒:可能影響系統功能,給出使用者提醒
5(NOTICE)注意:不會影響系統功能,給出使用者提醒
6(INFO)資訊:一般資訊
7(DEBUG)調試:程式或系統調試資訊
注:一般程式記錄日志級别為3、4、6、7比較常見
二、遠端日志管理
部署服務端
1.關閉防火牆和selinux
1)/etc/init.d/iptables stop //清空防火牆規則
2)setenforce 0 //臨時允許Selinux
2.開啟rsyslog服務的514号端口
vim /etc/rsyslog.conf
:set nu(顯示行号)
$ModLoad imudp //13行,删除#
$UDPServerRun 514 //14行,删除#
$ModLoad imtcp //17行,删除#
$InputTCPServerRun 514 //18行,删除#
3.編寫配置檔案
1)grep fromhost -r /usr/share/doc/rsyslog*
2)vim /etc/rsyslog.d/remote.conf
:fromhost-ip,isequal, "192.168.12.41" /var/log/remote-1.log
:fromhost-ip,isequal, "192.168.12.41" ~ ## 添加~後用戶端的資訊隻儲存在上面的檔案中
:fromhost-ip,isequal, "192.168.12.42" /var/log/remote-2.log
:fromhost-ip,isequal, "192.168.12.42" ~
3)/etc/init.d/rsyslog restart
4)netstat -utpln |grep 514
部署用戶端-1
1)/etc/init.d/iptables stop //清空防火牆規則
2.編輯配置檔案
1)vim /etc/rsyslog.conf ##注釋定義存到本地日志檔案的行(34-61) :34,63s/^/#/g
. @@(o)192.168.12.40:514 ##79行,,兩個@是走TCP(o)是為後面的端口号用
2)/etc/init.d/rsyslog restart
部署用戶端-2
1)vim /etc/rsyslog.conf ##注釋定義存到本地日志檔案的行(34-61) :34,63s/^/#/g(如不注釋則本地遠端各存一個日志資訊)
驗證
用戶端-1:logger "123" //去服務端(tail -f /var/log/remote-1.log)
用戶端-2:logger "123" //去服務端(tail -f /var/log/remote-2.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