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cd DIR:将工作目錄切換成DIR所代表的目錄
cd:将工作目錄切換成登入使用者的家目錄
cd -:将工作目錄切換成上一次的工作目錄
cd ~:将工作目錄切換成家目錄
cd ~USERNAME:将工作目錄切換到指定使用者“USERNAME”的家目錄中僅限與root使用者使用
pwd:
pwd:顯示目前工作目錄的名稱
ls:在Linux檔案系統中,所有以“.”開始的檔案都是隐藏檔案
-a:顯示所有檔案包括隐藏檔案
-A:顯示除了.和..之外的所有檔案包括隐藏檔案
-d:不顯示目錄的内容隻顯示該目錄的目錄名
-l:以長格式的方式來顯示檔案的詳細屬性
-h:易于人讀取檔案大小的格式,通常使用1024進制進行機關換算
-Z:顯示檔案的selinux的安全上下文
mkdir:建立目錄
rmdir:隻能删除空目錄不能删除檔案
rm:移除檔案或目錄
-i:與使用者進行互動式删除
-f:強制删除,沒有任何提示
-r:可以遞歸删除目錄的内容
touch:可以修改目錄的時間戳,但盡量不要修改為未來時間
stat:檢視檔案的狀态
-c:以特定格式顯示檔案的特定屬性
nano:
^:脫字元,表示Ctrl鍵
cat:
-b:對于非空行内容進行按行編号
-n:對于所有行進行按行編号
-s:合并多行空白行為一行
-E:顯示文檔中每行末尾的行結束符用$來表示
tac:cat的逆序輸出
head:
-n:顯示檔案的前n行内容,也可以簡寫-#
-c:[b|k|m|g]顯示檔案的前#個字元
b=512位元組 k=1024位元組
tail:一直監控檔案末尾的變化情況使用^退出
more、less:分頁顯示檔案内容
硬體時鐘:hwclock、clock
-s:以硬體時鐘為參考設定系統時鐘
-w:以系統時鐘為參考設定硬體時鐘
--set:将硬體時鐘設定為“time”所标示的時間
系統時鐘:date
date -s “2017/10/10 10:10:10”
date -s “2017-10-10 10:10:10”
cal:顯示月曆
關機:
halt:斷電源是關機
shutdown:提醒式關機
-h:關機系統
-r:重新開機系統
-c:取消一次即将執行的關機作業
reboot:重新開機
登出、登出
exit:退出目前shell
logout
^+D
cp:
cp [OPTION]... SOURCE DEST(單源複制)
cp [OPTION]... SOURCE... DIRECTORY(多源複制)
注意:至少有兩個參數 通常情況下最後一個參數是此次複制的目标 如果進行單元複制目标可以是非目錄檔案 但是多源複制必須是目錄
-d:複制的源如果是符号連結檔案,則該符号連結檔案直接複制到目标位置,而不是其所連結的那個檔案
-p:在複制檔案時,能夠保留檔案的權限,所有以及時間戳
-r:能夠遞歸的複制目錄及目錄中的檔案
-a:相當于-dpr選項的組合
mv:移動
mv [OPTION]... SOURCE DEST(單源複制)
mv [OPTION]... SOURCE... DIRECTORY(多源複制)
-f:強制覆寫目标位置中重名的檔案
本文轉自Vincent一馬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mazhenbo/1906066,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