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系統中如何檢視日志資訊

   日志檔案是用于記錄Linux系統中各種運作消息的檔案,不同的日志檔案記載了不同類型的資訊,對于診斷和解決系統中的問題很有幫助

分析日志檔案

  日志資料主要包括三種類型:核心及系統日志、使用者日志、程式日志

  #對于大多數的文本格式的日志檔案,使用tail、more、less、cat 等指令就可檢視日志内容

  #對于一些二進制格式的日志檔案(如使用者日志檔案),使用who、w、users、last、lastb等

  核心及系統日志的配置檔案為 /etc/rsyslog.conf,通過檢視檔案内容,可以了解到系統預設的日志檔案的存儲路徑

常見的日志檔案

/var/log/message  系統啟動後的資訊和錯誤日志,是Red Hat Linux中最常用的日志之一 

/var/log/dmesg Linux  系統在引導過程中的各種事件資訊

/var/log/secure    記錄與使用者認證相關的安全事件資訊 

/var/log/lastlog    記錄每個使用者最近的登陸情況

/var/log/wtmp    記錄每個使用者登陸、登出、系統啟動和停機事件

/var/log/btmp    記錄失敗的、錯誤的登陸嘗試及驗證事件

/var/log/maillog    與郵件相關的日志資訊 

/var/log/cron    與定時任務相關的日志資訊 

/var/log/spooler    與UUCP和news裝置相關的日志資訊 

/var/log/boot.log    守護程序啟動和停止相關的日志消息

/var/log/rpmpkgs    記錄系統中安裝的rpm包清單資訊 

檢視日志檔案的指令

cat指令:顯示整個檔案

     -n 或 –number 由 1 開始對所有輸出的行數編号

     -b 或 –number-nonblank 和 -n 相似,隻不過對于空白行不編号

     -s 或 –squeeze-blank 當遇到有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為一行的空白行

     -v 或 –show-nonprinting

more指令: 以百分比的形式檢視日志

less指令:跟more功能差不多,隻不過less支援前後翻閱檔案

head指令:從文本檔案的頭部開始檢視,用于檢視一個文本檔案的開頭部分

     -n     指定需要顯示多少行      

tail指令:從文本檔案的尾部開始檢視,用于顯示文本檔案的末尾幾行

     -n      指定需要顯示多少行    

     -f       自動顯示新增的檔案内容

      -n 50 -f  顯示檔案的後50行内容并在檔案内容增加後,自動顯示新增的檔案内容

   最後一條指令非常有用,尤其在監控日志檔案時,可以在螢幕上一直顯示新增的日志資訊

users指令:顯示目前登陸的使用者名稱,每個顯示使用者名對應一個登陸會話

who指令:顯示目前登陸到系統的每個使用者資訊

w指令:顯示目前使用者每個使用者及其所運作的程序資訊

last指令:查詢成功登陸到系統的使用者資訊,最新情況顯示在最前面

lastb指令:查詢登陸失敗的使用者記錄,如使用者名、密碼錯誤都有記錄,屬于安全事件,也可以從安全日志 /var/log/secure  中查詢相關資訊

本文轉自 楊書凡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yangshufan/195122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