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基石

2016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冬季達沃斯)在瑞士小鎮達沃斯如期開幕。百度總裁張亞勤受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及執行主席施瓦布教授邀請出席年會,這也是百度公司首度亮相冬季達沃斯。在年會第一天的焦點之一:人工智能分論壇上,張亞勤分享了他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前景的判斷,“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基石”。在他看來,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固然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基礎裝置,但它的發展已經遠遠快于大多數人的想象。

下附為張亞勤在上述人工智能分論壇上發言的實錄:

人工智能已迎來發展的核心階段,百度樂于與全世界分享研究成果。人工智能在過去幾年漸漸成為了主流,也迎來了發展的核心階段,要知道再十幾、二十年前,這項技術也僅僅隻在實驗室裡出現。而在百度,人工智能作為一種基本技術,在我們所提供的産品和服務的每一處都得以展現,語音識别,文字識别,機器翻譯,搜尋引擎,廣告平台,還有自動駕駛技術,我們為百度内部各個項目組搭建的資訊技術平台,事實上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可以進行通路。就像您剛才提到的那個觀點,小型的、剛起步的企業,可以借助百度、谷歌、微軟這些大型企業所提供的平台來完成相應的技術開發。因為,我們都知道人工智能的研究需要一些硬性資源來支撐,其中之一就是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大資料,這些隻有一些大型企業才能提供。另外,百度還擁有世界最大的深度神經網絡,我們也很樂意與全世界分享。

人工智能對研發環境的要求日益提升,但其發展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快。我們(百度)有很多資料,我們有很多使用者。讓我們回到無人車駕駛這個問題上,這當然是很神奇的事情,我們剛剛在北京完成了第一次路測,是從我們的辦公大樓出發的。包括在關閉狀态下的普通路段,高速公路上進行了測試。并且這一過程完全沒有人力的介入。這樣的情況下無人車的最高時速達到了100公裡每小時,并且能夠完成人開車時進行的各種複雜的操作,但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可以達到商業量産的難度,不僅僅是電腦技術的革新,要能夠感覺物體,還要知道行人的位置,當然我們還需要一些基礎的裝置。比如需要完全不同、高精度的地圖,需要更精準的定位,能夠精準定位到幾厘米的雷達掃描裝置,是以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基礎裝置準備,是以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它的發展比大多數人想得要快,不會花費20年的時間。我的團隊提議進行研究并且保證,這會很有趣,我們應該投資,這是人工智能項目,這是地圖項目,曾經(以為)也許要15年的時間,但是現在花費的時間要少得多。

如何確定人工智能可靠且可控,需要全世界共同思考。對一個公司而言,要做人工智能的研究就必須意識到、考慮到一個大體的方向。強大的人工智能會超越人類智力的發展,顯然這是一個合法性的問題,當下很有争議。就像主持人說的那兩個詞,我們需要確定人工智能是可靠且可控的。但短期内,顯然從産業發展的角度我們投資的是弱人工智能。這事實上是人類智力的放大,然而,當我們考慮事情的另一面,我們會發現,随着機器變得越來越智能、随着人類越來越依賴這些精妙的機器,人類在某種意義上顯得不那麼聰明了。我們通過搜尋引擎查找資料,要不了多久我們練車都不會開了。沒錯,我們變懶了,我們不會像從前那樣花時間去思考。這種情況在本質上可以視作一種社會行為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思維與其通常的思維方式以及決策方式大為不同。舉個例子,大概一個月前,我和我妻子開車從西雅圖到溫哥華,出發後差不多一兩個小時左右,我們接到物業公司的電話說我們家被非法闖入了。是以我們就開回去,警察在那裡調查,但沒有發生什麼侵入,什麼事都沒發生。然後他們回放監控視訊,發現是我們家的吸塵器不知怎麼的啟動了,正在打掃屋子,打掃完畢後歸位。這樣的事情很奇怪、很有趣。但是,随着機器自動化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智能機器人出現在尋常百姓家,這些都是我們應當考慮的問題。

現在來看,未來幾十年的技術,人工智能都是其基礎,也是發展其他一切的動力,是以如果你在創業、在投資,考慮人工智能吧,它是其他一切事物的必需品。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