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武漢東湖,看到一場“AI生态大閱兵”

作者:闫躍龍

提到武漢,你會想到什麼?是九省通衢的交通樞紐,或是抗擊疫情的武漢精神?

12月18日,在武漢舉行的2021東湖國際人工智能高峰論壇上,展現出另一個武漢:武漢高度。伴随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建成和運作,武漢正在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高地和樣闆。

在武漢東湖,看到一場“AI生态大閱兵”

AI生态的樞紐

正如華為公司常務董事汪濤所說,武漢在人工智能産業發展上正在創出三個“走向”:從武漢模式走向中國模式,從武漢速度走向武漢高度,從武漢架構走向武漢樞紐。

尤其是,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裡,藏着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密碼,那就是:生态。

數字可以說明,據了解,僅僅在投入運作後半年内,就有100多家企業入駐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日均算力使用超過90%,聯合孵化出50多個場景化解決方案。

在這次論壇,更是展現出生态的新進化:兩大産業聯盟,即智能遙感開源生态聯盟和多模态人工智能産業聯盟宣告成立。

在武漢東湖,看到一場“AI生态大閱兵”

這是生态在深度上的進化。智能遙感開源生态聯盟和多模态人工智能産業聯盟,分别在智能遙感開源生态領域和通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工作,将能推動AI在兩個領域的發展和應用走向縱深。以多模态為例,中科院自動化所的多模态大模型紫東·太初,就是在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孵化的成果,是全球首個圖、文、音三模态大模型,在跨模态了解和生成能力上性能全球領先,支援高效完成跨模态檢測、視覺問答、語義描述、視訊了解與生成等下遊任務。

在武漢東湖,看到一場“AI生态大閱兵”

這也是生态在廣度上的進化。兩大聯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聚合了産、學、研、用各方的力量。例如,智能遙感開源生态聯盟有中科院這樣的國家級研究院,也有航天宏圖、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北京飛渡網絡科技、北京超圖軟體這樣的企業。多模态人工智能産業聯盟也彙聚了中科院、中國移動、新華社技術局、華為、愛奇藝等企業、機構和科研院所加入。

就像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所說,“産學研用”相結合的舉措是建設人工智能“中國體系”的關鍵之一,這樣才能不僅建得快,而且用得好,帶動AI産業集中集約式發展。

正是這種進化,讓武漢的人工智能生态形成了開放合作、共生共榮的發展局面。這很像哥斯達黎加生态:哥斯達黎位于南、北美洲的要沖,南接巴拿馬,北聯尼加拉瓜,與大陸之間沒有間隔。獨特的地理優勢造就了該地開放、多樣的生态系統,其物種多達50多萬種,生物多樣性排名位于全球前列。

在本次論壇,武漢昇騰人工智能生态創新中心成立,這就是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做營運、提供服務和創造産業架子的主體。顯然,武漢昇騰人工智能生态創新中心正在生态上探索新道路。

在武漢東湖,看到一場“AI生态大閱兵”

當“智能生态飛輪”轉動

生态之于人工智能的産業發展到底有什麼價值?在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可以看到答案,那就是當越來越多的産學研用力量加入後,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就像一個飛輪,衆智聚合産生衆力,會将這個飛輪推動得越轉越快。

長江計算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其依托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完成智能制造算法訓練,已經在自己的伺服器制造基地上線。據了解,長江計算在伺服器産線上部署的AI質檢方案,為工廠帶來精度提升、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價值。例如,在檢測記憶體條、網卡等36種、2000多個控制點的A3工位中,部署AI質檢方案後,檢測準确率接近100%,質檢耗時從人工崗的30秒/件提升到5秒/件。

不僅為自己的制造基地智能化更新,長江計算更是與華為合作,基于昇騰AI基礎軟硬體平台,将打造的昇騰智造解決方案對外輸出,為制造行業量身定制品質檢測、廠區安全、機器人視覺等一站式、高精度、開箱即用的AI服務,打通AI落地制造行業的“最後一公裡”。

在論壇現場,長江計算、寶德計算機、四川虹信軟體、湖南湘江鲲鵬、黃河科技、神州鲲泰、同方計算機、百信資訊、江蘇北聯國芯技術等整機廠商,亞信科技、雲從科技、依瞳科技、安德醫智、和美資訊、第四範式、銀河水滴、華傲科技、拓維資訊、雲化能有、智洋科技、東聲科技、聚時科技等ISV廠商,以及淩華、研揚、飛途、全愛、東聲、潤和等IHV廠商也展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也使得論壇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生态的一次“大閱兵”。

這些企業都在将自身的能力和優勢貢獻出來,推動人工智能的産業發展飛輪旋轉。同時,它們也在從這種旋轉中收獲良多,正所謂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亞信科技就是這樣,其AISWare AI2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為企業智能化轉型提供算法模型的分步建構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可以幫助企業将自己的業務不斷下沉為一個個算法模型,以達到複用、組合創新、規模化建構智能服務的目的。據了解,該通用人工智能平台全面釋放華為昇騰的強大算力,在電信、金融、交通、能源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推動了行業智能化的發展。

在武漢東湖,看到一場“AI生态大閱兵”

例如,某能源集團在下轄風電場進行生産監測,存在大量空白無用資料需人工核查、資料回傳分析成本極高、風險預測不及時、漏報錯報率高等問題,通過引入亞信科技的AI視訊監測系統,實作了自動化、可視化、智能化的安全生産監管,人工巡視工作量降低60%,生産事故減少近80%,風險預警平均提前約40分鐘。

雲從科技的例子同樣非常典型,其人機協同作業系統CWOS,是運作在通用作業系統或雲作業系統之上,提供人機協同相關算力、算法、資料管理能力和應用接口的底層軟體系統,可以降低人工智能應用門檻,提升人類與機器智能協作的效率和體驗。CWOS與昇騰算力共同打造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AI基礎底座,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四川成都天府新區為例,雲從科技“四川天府城市大腦”是人機協同落地的創新示範,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先行代表,其充分運用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治理模式創新,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共創中國經濟第四極。

在武漢東湖,看到一場“AI生态大閱兵”

正是如此多生态力量的努力,智慧生态飛輪越轉越快,也推動AI深入到千行百業。

後記:AI産業融合的大時代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進化論說明,一個AI産業融合的大時代正在到來,這開啟的是前所未有的産、學、研、用大融合,也是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從建到用的關鍵裡程碑。

可以預計,武漢模式在未來将會向其他地區進行複制,越來越多的AI樞紐正在誕生,越來越多的智能生态飛輪将轉動。

這是一個宏大的圖景,正如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許映童所說,這将打通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訓練的科研成果到産業落地的路徑。“假以時日,我們可以想象,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訓練出來的網絡、大模型,以及華為和合作夥伴們開發的應用,将能通過算力網絡,很快應用到大灣區的城市營運管理中,應用到長三角地區某個三線城市工廠的生産線上,最終實作區域協調、産業互補,實作AI和千行百業的融合和滲透。”

這樣的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