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會印象之政府工作報告和精彩提案

3月5日,全國人大十一屆第三次會議隆重召開,溫家寶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許多内容備受關注,包括對民生的細緻關切、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教育)、以及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政府轉型)等等。社會各界和網友紛紛發表對總理報告的解讀和熱評。在3月6号的政協分組讨論會上,我也就其中3個方面談了我的印象。

第一,  關于今年的GDP增長。溫總理在報告中提出今年國内生産總值增長目标是8%左右。這個目标是近些年來“最低”的一個,甚至比處于經濟危機中的2009年(8.7%)還低。溫總理在報告中還特别強調了今年增長的目标是“好”字當頭,要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上來,說明政府已經把均衡發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不是以片面追求GDP的增長速度為首要目标。這種由追求“量”到追求“質”的變化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第二,  人民生活幸福和尊嚴。報告中強調“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我非常贊賞這樣的語言表述,展現了政府以人為本的情懷。當然,我也深知要實作這個目标還有許多的障礙要克服,有很多關切民生的問題亟待解決。雖然中國的GDP總量已經到達世界第二的水準,但我們的人均GDP還沒有進入全球前100名。更令我吃驚的是,從郎鹹平教授的解讀中了解到,我國公民的收入僅占到GDP的8%,在全球列倒數的位置。如果要實作“幸福+尊嚴”的目标,首先要做到還富于民,隻有人民的普遍富裕,才能保證國家的長久昌盛。

第三,  對外開放和自主創新。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是與對外開放的國策分不開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闡述得十分明确,要“鼓勵外資投向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産業,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地區總部、研發基地及各類功能性機構,鼓勵中外企業加強研發合作,促進‘引資’與‘引智’相結合”。政府對全球化背景下科技發展趨勢的認識高瞻遠矚,強調創新的重要性,特别是自主創新。我對“自主創新”的定義是這樣了解的,它應該是在開放的、合作的和包容的(inclusive)原則下建立的創新體系,博采衆長。而絕不是封閉的、自我的和排它的。更不應該是少數企業以“自主創新”的名義,濫用國家财政撥付的研發經費——這些經費都來自納稅人的辛勤積累。是以我建議政府對“自主創新”作出更明确有力的說明和規範。我也建議把“中國智造”作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标加以提倡。我認為,“中國智造”比“中國創造”涵蓋更廣,更具深意。實作經濟發展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升華,強調智慧資源的開掘與保護,關鍵是核心技術和人才。“中國智造”包括利用資訊技術手段實作産業更新、調整産業結構,打造“制+智”的高端制造業以及服務業等諸多範疇。

在7号下午舉行的政協全體會議上,有兩個精彩提案引起了代表們的強烈反響。一是,對政府相關部門釋出的一些統計數字準确度的質疑,二是關于房地産行業的泡沫化導緻房價高企的問題。這裡涉及政府有關部門對土地資源和價格的壟斷性控制,以及一些房地産開發商溢價謀取暴利的問題。特别是第二個提案,切中時弊,在短短的15分鐘裡,代表們5次鼓掌。關切民生,房地産泡沫和房價是擺在政府面前不能回避的問題。我特别要向這兩位講實話講真話的政協委員緻敬,也對政協把這兩項提案安排在全體會議中介紹表示敬意。

每年的兩會我都十分關注,而今年的感受更有些不同。一方面,因為列席參會,能更近距離的聆聽,更直接地參與交流和讨論。這樣的契機,還啟發我對一些并不很熟知的領域有更多的關注和思考。另一方面,我相信是網際網路賦予了我全然不同的兩會體驗。正如我一上篇部落格中提到的,微網誌平台為我提供了聽取網友建議和意見的便捷管道,真實且及時;許多代表也是首先通過網絡分享自己的提案和建議;網友們對兩會代表們的言論進行了實時的嚴格監督和評議,既有“對講真話辦實事”最真誠的表揚贊頌,更有對“雷人”提案毫不留情的批評。我覺得這樣開放的交流,會讓“兩會”更加高效、貼近人民。

我們正在堅定地走向一個更開放、更包容、更透明,更富有人性溫情的社會,我滿懷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