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地球還在轉動,企業調整和人員流動就永遠不會停止。華商網也一樣。
而華商網的這次人事變動之是以引起“西安本地網際網路業内讨論之聲”,可能是因為其中有幾個“名記”,而這些“名記”曾經是華商網作為品牌所力推的。(“名記”到底有多有名?“華南虎事件”的可笑和可憎及其“名記”在華南虎事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本文就不染指了。)
一般的人事變動如下原因比較常見:
主動請辭,要麼是工資太低;要麼是個人能力得不到發揮,屈才;要麼是個人勞動和人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要麼是與上級上司意見分歧,不可調和;還有别的公司或獵頭挖牆腳,也是一個外在原因。
被動辭職,原因複雜多樣,不好讨論。
人的思維和行為都是有慣性的,在某個公司呆着比較舒服的人是不太可能産生流動的想法的。能讓一個人痛下決心辭職,另謀高就的,一定有其深層的、“忍無可忍”的原因。華商網的記者辭職,還在博文裡解釋理由,但是透過文本本身,也許我們隻能看到表面,尤其對于以寫文為業的記者,我們更不敢對其文章的誠意有更多的期待。無論怎麼樣解釋,人已經轉身離去卻是千真萬确的。無論怎麼說,不管是“老東家”還是已經辭職的人,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各人當然有各人的江湖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也許現在輪到華商網郁悶了。華商網當初培養和抛出所謂“五虎将”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五虎将”的未來和落點?以個人名字命名,樹立産品品牌本身是有風險的,因為這個品牌包含了太多本來屬于華商網的無形資産,一旦人員流失,帶走的是華商網的無形資産,因為樹立一個品牌,投入了華商網的時間、人力等等有形的成本。
當然華商網也可以寬慰的說,它也在打造一個網絡媒體人才的“黃埔軍校”。“希望把華商網當作黃埔軍校,你可以去别的地方,你可以在戰場上和華商網兵戎相見,但希望他帶走的是正确的新聞理念,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一份對華商網的感激之情。”别說這樣的話華商網沒有說,即使說出來了,我也甯願把這作為一段鬼話。說話的和聽話的,最少有一個犯了天真幼稚病。以蔣總統之雄才大略尚不能容忍自己的黃埔弟子歸依敵方陣營(殺的不少了),陝西的華商網就真的甘心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虎”一個轉身就把爪子伸向自己?一朝招被虎咬的華商網,也許下一步就隻敢養貓了。–我說的是“也許”,至于華商網再養啥,和我是沒關系的。
華商網的一件稀松平常之事,觸動的是西安網際網路特别是網絡媒體人的神經,兔死狐悲、唇亡齒寒、論人及己,西安的好幾個獨立部落格已經坐不住了,茄子久久不太更新的部落格也出現了一篇難得一見的長篇文章。
但作為西安網際網路的從業者,我真的不希望陝西的孔雀繼續向東南而飛,如果孔雀、鳳凰都向往着陝西的梧桐樹,那我們還愁陝西的網際網路沒有出頭之日嗎?
本文轉自網眼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itwatch/286565,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