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腦下鄉的遐想

最近讨論家電下鄉的話題很熱,其中我個人最關心“電腦下鄉”。原因是,我是農村人,正好在電腦相關行業裡混。

    應當說,讓電腦下鄉是我多年的夢想,我多麼盼望鄉下的鄉親們能夠上網看新聞、學習、看電視……但是,觀察多年,我的結論是,這還是個遙遠的夢想。

    以我的家鄉為例。我的家在方圓幾十公裡内的一個鎮上,比周圍的村子經濟發展好很多。但我們村300多戶人家,前幾年裝有線電視的沒有幾戶人家,結果縣廣電局收不回成本,不再維護線路,現在有線電視業務也停了。我曾問過幾個人為啥不裝有線,回答一是嫌資費貴(其實一年也就100多元),我了解的是,本來拉一根羊角天線、一分錢不掏就能看節目的機器,憑空再收100多元,當然是貴了。二是拉有線意義不大,因為農村人白天幹活,晚上早早就歇了,随便看個頻道是為了催眠,為啥要看那麼多頻道?我了解的是,這雖然是個搪塞和借口,但農村人對電視節目内容的需求少卻是真的。原因有2個,一個是反映農民現實生活的電視節目少之又少,農民不喜歡。農民是最現實的,那些打打殺殺、恩恩愛愛、虛幻飄渺的東西,很難吸引他們。一個是農民的文化需求相對城市來說,氛圍确實淡一些,這也是現實使然,畢竟他們人生的大部分還是在為生計奔波,精神層面的需求就會少一些。

    –扯了這麼多的有線電視,并不是廢話。因為同時作為文化相關産品(電腦是文化産品嗎?我後面會說),和兩種網絡相關産品(有線電視網和計算機資料通信網),它們在某些地方是非常相似的。甚至電腦比電視的門檻和壁壘高的多。

    大家還記不記得自己第一次使用電視機的遙控器時的情景嗎?(我這個學工科的人現在還對遙控器心有餘悸。)十幾個鍵的遙控器尚且讓我們恐懼 - 上面還都是漢字,那100多個鍵的鍵盤會讓人恐懼到什麼程度?何況還有那麼多的組合鍵。電視機隻要打開電源,再選台、調音量就能看節目。而用一台電腦遠不止這些。首先,要認識鍵盤,就是認識鍵盤上的字母和各鍵的用途。其次,要會輸入漢字,不然連QQ聊天也做不了,連Word文檔也制作不來。還有,現在的電腦如果不上網的話,簡直就是一台廢品,是以還要學會上網、用搜尋引擎及其他各種軟體,比如各種視訊播放器。

    要讓農民買電腦,首先是價格壁壘。3500以上的價格,對任何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都是一筆不菲的開銷。而最大的障礙是,電腦是不是真的有用、适用?(大家不要拿“農民網上賣蘋果、西瓜”的新聞來反駁我,我知道那些新聞是如何出籠的)。一台不會用的機器無論如何不能說是有用的吧。回看前邊的有線電視之惑,電腦能不能在農村普及,似乎應該比較明白了吧?農民沒時間和興趣看電視,有時間和興趣上網嗎?習慣了逆來順受的農民們,會關注網絡上的政治事件嗎?生計尚且命懸一線的農民,會參與那些人肉搜尋、追趕那些網絡紅人嗎?已經不可逆轉的娛樂化的網際網路,似乎與農民的生活和情趣格格不入。

    現在有一些買電腦的農民其實是盲目的、盲從的。報道說:有農村人為孩子結婚買彩禮,要選擇4000~5000元價位的電腦,覺得送彩禮不能太低檔,不然“覺得拿不出手”。我們知道,這個價位的電腦,即使在城市也是中上檔次的了。還有報道說:“和一線城市的消費者相比,農村百姓購買電腦首先對價格十分敏感,其次就是贈品的多少,而CPU頻率性能、記憶體和硬碟大小這些他們一概都不關心。”顯然,農民們是以買電視的心态來買電腦的,可見其是多麼的糊塗,這很容易讓某些奸商鑽空子,欺騙農民消費者。不僅如此,農村使用者對于電腦的購買都有模仿和從衆心理,比如村裡李家買的顯示器是19英寸,那麼這個村裡其他家購買顯示器也都是19英寸。我見過一些農村買的電腦,僅僅是放在家裡聽聽歌、看看DVD,完全就是一台組合式家電,資源浪費十分嚴重的。

    電腦和電視相比,其知識和科技含量要大得多,而缺少知識正是農村人的軟肋,這也正是電腦沒用和不能普及的最大原因之一。

    可憐的農民鄉親們,與其趕時髦買電腦,不如多花時間和精力為孩子多輔導功課,把買電腦的錢投資者孩子的教育上。與其自家買電腦,不如讓孩子适當上網吧去玩玩,更節約成本一些。

    但是,如果誰家真的有錢沒地方花,買台電腦放到家裡,撫摸一下,還能知道電腦到底是什麼樣的。畢竟,十多年前好多人連“電腦”都沒聽說過,聽說過的也未必見過,見過的也未必能買得起。

本文轉自網眼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itwatch/286548,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