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科院阿裡雲聯合釋出11比特雲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

中科院阿裡雲聯合釋出11比特雲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

2月22日,中科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與阿裡雲宣布,在超導量子計算方向釋出11比特的雲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這是繼IBM後全球第二家向公衆提供10比特以上量子計算雲服務的系統。該服務已在量子計算雲平台上線,在雲端實作了經典計算仿真環境與真實量子處理器的完整後端體驗。

通過量子計算雲平台,使用者可以在雲端的超導量子處理器上運作自定義的各種量子線路代碼,下載下傳相關運作結果。

該平台将吸引更多人在其上運作量子算法,完成初步試驗,不僅能用于了解處理器的性能、技術瓶頸等重要特性,還将幫助到下一代處理器開發,為優化應用積累經驗。而在雲端提供量子計算的創新服務方式,也能從中知悉面臨的技術挑戰和機會。

中科院阿裡雲聯合釋出11比特雲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

阿裡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施堯耘表示,此次上線意味着阿裡雲量子團隊可以更友善地基于真實處理器進行實驗,幫助深入了解硬體,進而引領量子工具軟體和應用軟體開發,同時從量子雲服務的使用者端體驗中擷取經驗,不斷完善平台建設。

量子計算雲平台由中科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上海)與阿裡雲共同研制,并在2017杭州雲栖大會上正式對外釋出,使用者可以登入阿裡雲官網使用。

除使用者端服務外,阿裡雲還提供量子計算的經典仿真,并參與設計測量處理器性能的方案。經典仿真能準确算出量子處理器上的實驗結果,與真實處理器結果進行比對,用以測量後者的性能、驗證正确性等。

量子計算具有劃時代意義,全球都已将量子計算研究作為争奪“人類終極計算能力”的關鍵入口。僅2017年,量子計算能力的競争在谷歌和IBM幾大科技公司間漸趨白日化。

阿裡巴巴是大力投入量子資訊科學的中國科技公司, 緻力于将量子計算從學術帶到現實世界。

早在2015年7月,阿裡雲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量子計算實驗室,在量子資訊科學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阿裡雲随後帶來雲上量子加密通訊案例。

2017年5月,中科大、中科院-阿裡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浙江大學共同研制完成光量子計算機。2017年下半年,世界著名量子科學家施堯耘、兩次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得主馬裡奧·塞格德先後加盟阿裡雲量子實驗室。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

下一篇: jenkin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