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故事恐怕就要從樸樹開始講起了。
時隔14年以後終于等到了一張新專輯,對于聽歌越來越偏向懷舊風的我來說,能一次性往播放器裡添加好多新歌這件事,已經很久沒發生過了。還記得3年前随《後會無期》上映一并發行的單曲《平凡之路》,第一遍聽的時候就莫名的感動,更不說今年終于發行了這難産的新專輯,隻想安靜地坐在窗邊,戴上耳機,看着這城市不滅的燈火,好好地欣賞歸來仍是少年的樸樹,唱着自己的内心 。
習慣于在路上聽歌,任他怎麼随機播放,第一首也要選好了《清白之年》或是《獵戶星座》,再踏出大門。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過往的跨年,會和同學喝着奶茶聊人生談理想至淩晨,會和同僚吃完年會大餐後KTV徹夜嘶吼,會和小夥伴邊看跨年演唱會的直播邊微信發消息......2017年嘗試了另外一種,好好睡個覺然後新年的第一天約上去看展覽。
好吧,我承認這完完全全是我的提議,很高興夥伴們同意了我的邀請。這些文字也好,物品也好,看懂是不可能看得懂的,這輩子我也看不懂,但是我倒是很好奇這些創作者們怎麼就有這些“奇怪”的想法的呢?
WHY NOT ASK AGAIN?
隻能作攤手狀,不然還能怎麼辦呢?我哪有什麼藝術細菌,就說這個問号,要是讓我做着海報我估計不會想到去掉問号這一點。雖然這玩意就是很邪乎,去不去掉有那麼多影響嗎?
今年也來看櫻花了,還順便蹭拍了大學同學研究所學生畢業照。
櫻花一如既往的美。
有些事就是很古怪,在四平校區讀的那一年,都未曾好好走過櫻花大道,反倒是畢業之後的每年,都會特地跑過來一趟。
櫻花大道
今年的校慶活動挺隆重的,也在今年見到了好些同學,雖說基本是都還在上海或有空趕來上海的,人不算多,但是很開心,畢竟很少有機會都能聚在一起。
各奔東西的滋味,畢業之後,時間越久感觸越深,不過不管是工作黨還是進修黨,似乎都進入了汽車行業,未來哪天因工作而碰面可能性還挺大?以後還請各位大佬帶帶我啊。
大家還坐在學院辦公室裡聊了下畢業後的狀況,也做了遊戲,遊戲中被問到了,如果有機會想重來那幾年嗎?
誰不想呢,單純再體驗也好,這次要好好上課也好,大學生活重來幾次都不會反感。
不過有位小夥伴說得好,如果能重回當年,我們還是當初的我們,本質上不會活出另一番四年的樣子。既然這樣,不如還是想想以後怎麼活呗。
Let's start!
實在是孤陋寡聞,一直都計劃去舟山或者東極島逛逛,卻曾未把枸杞島這地方給找出來,如果不是這次夥伴的邀約,恐怕會留下遺憾。
前往目的地的旅途總會有那麼些波折,比如買不到船票得讓人代購,比如坐船就得颠簸三個多小時。
無人村
第一次見這麼藍的藍天,第一次見這麼藍的海水,第一次吃到如此多品種而且超級新鮮的海鮮。趕在這裡進行商業化開發之前能好好的玩上三天,作為一個喜愛攝影+旅行的我來說,這是除霞浦以外另一個最滿意的目的地了。
在這裡并不需要什麼路線圖,即使是把島逛個遍,走走也是能走下來的。這挺符合我的旅行習慣,“漫無目的”地随處走走,更能體驗到當地的原本色彩。
有些景點已經能看到在為商業化做準備了,或許以後來這裡的航線會越來越多,隻是,對于前來這裡本就為了記錄島上居民從來的生活環境的人來說,商業化之後就算是毀了這裡一半了。
所不幸的是,第二次來的時候無人村就開始收高價入村費了,我還能說些什麼呢?
時隔3個多月的二刷枸杞島,已經是在新的工作環境當中了,很Happy大家全票通過了枸杞島這個提議。那幾天真的是别無所求,坐在民宿庭院裡,望着海面吹着海風,再來碗海鮮面,自在。
CIS in 枸杞島
嗯,還記得那幾個詞,five coins...eight bamboo...four wan...麻将我是不會打的,記幾個單詞還是可以滴。
Majong in English
也是出怪了,一刷枸杞島的時候,白天太累,爬不起來去看日出,結果到了二刷的時候,連陰三天,等也等不到日出,更别說期待已久的銀河了。
是以吧,有時候還真該累到底,有的事就該抓緊去做。小朋友們,你們記住了嗎?
第一次拍萌妹紙,不對,是萌寶寶,萌到心化。
還記得六月底離開大家的時候,送了我一首《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很是感動。這次臨時約了西岸,看看藝術展,給真“萌”寶寶跟拍了一套,日子就是這麼過才開心的很。自然,還得感謝淮海路那邊的下午茶,好吃!
下一盤呢?
對了,還得說回那首《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鄭鈞的歌很是适合我的聽歌向,另外一首《灰姑娘》也已經加入了我的常聽清單當中,比口水歌有意思多了。也讓我想起了崔健那首《花房姑娘》,正好這幾天也在北京,騎着小黃,聽着《花房姑娘》,在胡同裡,回憶下《老炮兒》那電影。
不得不來第三次“奇怪的是”了,剛搬到浦東沒多久,就知道辦公室得搬到楊浦去,怎麼這麼多巧合的事情。
But,并不是要吐槽,通勤時間并沒有增加多少,而且很喜歡辦公室的裝修,有了更好的工作環境,高興還來不及呢。也很有幸地作為volunteer加入了moving organization team中,幫了下忙,還順便用相機記錄了下,“攝影師”實不敢當了,但是總算覺得自己玩起相機之後還是派的上用場的。
View of new office
海底撈@New office
恰好此時,樸樹的新專輯實體版也發行了,也終于能聽到《獵戶星座》這首歌了。
收錄的歌當中,最喜愛的三首莫過于《獵戶星座》+《清白之年》+《狗屁青春》,不知道樸樹經曆了什麼樣的糾結與困擾之中才終于能讓專輯面世,我沒有他那樣的經曆也沒有他那樣的境界,我也喜歡《送别》,可是我做不到唱起這首歌時哽咽,淚灑。是的,讀懂樸樹并不簡單,也不是豆瓣上幾篇行文就能幫我多少。
其實還不得不提到另外一首歌,線上版它叫做《My fear in my heart》,實體版中又叫做《No fear in my heart》。
對于這首,已經超越了喜愛的範疇了,對于樸樹,這是首記錄的歌,對于我,這是勵志的歌,高興也好失落也好,總要聽聽這首歌讓自己要加快腳步/不要停止腳步。
從My fear 到 No fear,從焦慮到平靜,是因為《岡仁波齊》,如果一部作品能讓樸樹有如此感觸,那自然也是要加入待看清單的。
就在這裡結束掉今年的流水賬吧。
前年有《老炮兒》,去年有《羅曼蒂克消亡史》,今年則有《芳華》。以電影結束每一年快成為正常活動了,good enough.
Happy new year!
20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