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利:科技圈的新“戰場”,你需要知道如何掌握好這把“利器”

過去,說商場如戰場,而在時下的科技圈,真正的戰場并非是表面上紛繁複雜的競争和合作,而是在背後的技術較量,表現為專利大戰。甚至有人說,這年頭,不打幾場專利官司,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混科技圈的。顯然,科技圈的“利器”是專利,走到專利這個“戰場”上,我們要先了解專利這種利器。

專利是專利權的簡稱,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産權的一種。

簡單來看,專利就是全世界最大的技術來源,通過專利的保護,更多的新技術才會進行良性的發展與傳播,這對科學以及科技的發展,有着絕對重要的意義。

各國政府設立專利制度,目的在于鼓勵群眾從事發明,保護發明人或其受讓人的權利,并指導專利權人與群眾以合法、适當的方式利用發明,以促進産業發展。專利制度是讓專利權人在法定期間内享有專利技術的排他權,使其享有商業上的特權利益,以鼓勵其将知識公開分享。當專利權法定期間屆滿,專利權即告終止,群眾即可根據專利說明書所披露的内容,自由運用其專利技術。

現代幾百年來,美國之是以能保持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是和他們——從總統到大衆——骨子裡對知識産權保護、對專利的認識是分不可的。美國法典的扉頁上印着的就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名言——專利就是給天才之火加上了利益之油。這也很好地說明了專利對于調動大家對新技術的研究熱情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作為技術領域裡至關重要的一環,弄清楚專利的特性後,我們才能真正明白專利維權對于專利所有者到底有多重要。

專利共有四個特性:地域性、排他性、時效性、公開性,了解這四個特性,才能更好地掌握好專利為己所用。

任何一項專利權,隻有依一定地域内的法律才得以産生并在該地域内受到法律保護。是以,如果想要在某國取得專利權,必須向該國政府申請專利,并通過該國政府的專利審查,是以沒有所謂“世界專利”,僅有所謂“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取得之專利”。

根據該特征,依一國法律取得的專利權隻在該國領域内受到法律保護,而在其它國家則不受該國家的法律保護,除非兩國之間有雙邊的專利(知識産權)保護協定,或共同參加了有關保護專利(知識産權)的國際公約。

專利權人對其擁有的專利權享有獨占或排他的權利,未經其許可或者出現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未經授權使用,否則即構成侵權。這是專利權最重要的法律特點之一。

雖然發明專利權人專有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實施其專利之權,但由于排他性的特點,這并不代表專利權人必然有實施其專利之權。這是因為他的專利權可能同時位在他人專利權的排他範圍之内。

假設專利權人甲擁有腳踏車的專利,專利權人乙擁有變速腳踏車的專利,則甲可以生産腳踏車,如未經乙同意,則不得生産變速腳踏車;而乙未經甲同意,不得生産任何腳踏車,包括變速腳踏車。甲、乙兩方若欲生産變速腳踏車,則可考慮進行交叉許可。

指法律對專利權所有人的保護不是無期限的,而有時間限制,超過這一時間限制則不再予以保護,專利權随即成為人類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名噪全球的“偉哥”, 于1994年開始,輝瑞公司便向國家知識産權局申請萬艾可的用途專利,2001年獲得為期20年(1994年至2014年)的專利授權。2014年5月,随着該藥品在各國的專利到期,一大批制藥廠商都将目光投向了這一金礦,使得其價格大幅降低,市場上一時間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同類産品。

作為專利,其必須進行公開,以使社會大衆可以了解到專利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的細節,讓大衆可以知曉具體細節甚至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改良,避免重複研發的資源浪費,甚至避免特定技術随其持有人過世而消失。是以,取得專利權的前提,就是必須公開發明的技術内容。

得益于高通公開的專利,以及進行技術授權的商業模式,成就了華為、中興和小米、OPPO、vivo等智能手機企業的迅速崛起,也助力了中國的手機産業在完成從量變(以量為主要訴求的中低端)後向質變(以營收和利潤為主要訴求的中高端)的轉變。

蘋果、華為、三星等之是以在這個行業中立足三甲,靠的也是不斷提升産品性能(發明專利的技術實作),不斷提升設計的整體價值(外觀設計專利等)。

<a href="http://img.zdnet.com.cn/4/839/liRVlyevmAFjY.jpg?rand=100"></a>

了解了專利的特性,我們就不難了解,為什麼要保護專利,保護知識産權。

作為創造過四大發明的文明古國,我們眼睜睜地看着中藥變成了“韓藥”;站在當下,我們經曆了柯達的過度“保護”,終使他落幕于自己發明的時代。

專利保護,是對創新的起碼尊重。将自己的專利成果通過授權的方式分享給行業同行,其實也是一種造福社會的表現,這既是為後來者提供了“巨人的肩膀”,更是為了人類文明的持續進步。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