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tok簡介
下面的說明摘自于最新的Linux核心2.6.29,說明了strtok()這個函數已經不再使用,由速度更快的strsep()代替。
函數說明
char *strtok(char s[], const char *delim);
strtok()用來将字元串分割成一個個片段。參數s指向欲分割的字元串,參數delim則為分割字元串中包含的所有字元。當strtok()在參數s的字元串中發現參數delim中包涵的分割字元時,則會将該字元改為\0 字元。在第一次調用時,strtok()必需給予參數s字元串,往後的調用則将參數s設定成NULL。每次調用成功則傳回指向被分割出片段的指針。
從s開頭開始的一個個被分割的串。當沒有被分割的串時則傳回NULL。
所有delim中包含的字元都會被濾掉,并将被濾掉的地方設為一處分割的節點。
注意點:
strtok函數會破壞被分解字元串的完整,調用前和調用後的s已經不一樣了。如果要保持原字元串的完整,可以使用strchr和sscanf的組合等。
strtok是一個線程不安全的函數,因為它使用了靜态配置設定的空間來存儲被分割的字元串位置。
線程安全的函數叫strtok_r。
運用strtok來判斷ip或者mac的時候務必要先用其他的方法判斷'.'或':'的個數,因為用strtok截斷的話,比如:"192..168.0...8..."這個字元串,strtok隻會截取四次,中間的...無論多少都會被當作一個key。
1. strtok介紹
衆所周知,strtok可以根據使用者所提供的分割符(同時分隔符也可以為複數比如“,.”)将一段字元串分割直到遇到"\0"。
比如,分隔符=“,” 字元串=“Fred,John,Ann”
通過strtok 就可以把3個字元串 “Fred” “John” “Ann”提取出來。
示例1:
int in=0;
char buffer[]="Fred,John,Ann"
char *p[3];
char *buff = buffer;
while((p[in]=strtok(buf,","))!=NULL)
{
i++;
buf=NULL;
}
如上代碼,第一次執行strtok需要以目标字元串的位址為第一參數(buf=buffer),之後strtok需要以NULL為第一參數 (buf=NULL)。指針列p[],則儲存了分割後的結果,p[0]="John",p[1]="John",p[2]="Ann",而buf就變 成Fred\0John\0Ann\0。
2. strtok的弱點
strtok在執行過程中,會修改原有字元串,同時由于strtok的實作中有靜态變量,是不可重入的。
而且由于strtok的實作基理,在使用strtok的時候,必須以上述示例中的範式來進行,而不能寫作如下:
while(p = strtok(test2, ","))來進行。
strtok_r為其可重入版本。
當使用char *test2 = "feng,ke,wei"作為第一個參數傳入時,由于test2指向的内容儲存在文字常量區,該區的内容是不能修改的,是以會出現記憶體錯誤。而char test1[] = "feng,ke,wei" 中的test1指向的内容是儲存在棧區的,是以可以修改。
示例2: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char sentence[]="This is a sentence with 7 tokens";
cout<<"The string to be tokenized is:\n"<<sentence<<"\n\nThe tokens are:\n\n";
char *tokenPtr=strtok(sentence," ");
while(tokenPtr!=NULL)
cout<<tokenPtr<<'\n';
tokenPtr=strtok(NULL," ");
//cout<<"After strtok, sentence = "<<tokenPtr<<endl;
return 0;
原文
http://www.cnblogs.com/hoys/archive/2011/09/19/218099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e8a30100oyvz.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8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