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賞百年考古的心血結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25日啟動

兩個多月前,《國家寶藏·展演季》因展而來,開啟了一場才華與創意齊飛、傳統與現代共舞的國寶創演之旅。

共同走過的九期節目裡,我們感歎“少年十八歲”的意氣,品讀“乾隆乾隆”的情趣,悉數“星漢燦爛”下的感動,聆聽“惟石能言”中的堅守。我們沉醉于“止戈為武”的铿锵浪漫、“一夢大唐”的千回百轉,領略過“國風運動”的自信飛揚、“一字千鈞”的渾厚力量,最後在“國風童話”中遇到古老的人類童年……目前,所有創演作品均已導入故宮文華殿展廳,它們即将和衆多文物一起,呈現多元次元的創新特展。

賞百年考古的心血結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25日啟動

2021年12月25日(本周六)19:00,《國家寶藏·展演季》将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迎來收官。本期節目中,來自全國三十所參展博物館的館長們将齊聚一堂,為大家揭開《國家寶藏》文物特展的面紗。

賞百年考古的心血結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25日啟動

同時,三十位館長還将帶來從當地重要考古遺址中采集到的“厚土立方”,現場齊心共建“何以中國”裝置作品,以此啟動特展。

參展文物揭開面紗 文明如水,彙聚成“何以中國”的答案

從1921至2021,100年來,幾代考古人筚路藍縷、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展現了中華文明起源、發展脈絡、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為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寶藏》三季以來,始終懷揣“讓國寶活起來”的火熱初心,不斷提煉文物自身的獨特氣質、解讀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挖掘曆史深處的精神礦藏,引領大家探尋“何以中國”的時代答案。為深情緻敬中國考古百年以來的上下求索,這場彙聚三季節目之沉澱和思考的文物特展,将以“何以中國”為主題,盛邀廣大觀衆共賞百年考古的心血結晶。

廣大觀衆翹首以待:在這場“三季磨一劍”的文物盛宴上,到底會有哪些國寶和大家見面?本次特展又将以怎樣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進行呈現?

賞百年考古的心血結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25日啟動

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有過統一與分裂、碰撞與交融、輝煌與滄桑,但我們的文明從未斷流,而且還在不斷傳承、光大、創新。本次特展将中華文明比作水,向觀衆展現多元一體、連綿不絕、相容并蓄的浩蕩氣象,展覽的單元也依水而定:第一單元為“源”,駐足凝望文明起源之時的點點星芒;第二單元為“流”,展現曆史上民族與民族之間、本土與外部之間、人類與天地自然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第三單元為“彙”,嘗試回答先民們生發的思想、錘煉的技藝、彙聚的典籍如何讓我們凝聚成一個整體,以及中國又為世界的發展貢獻了什麼。

三季磨一劍,自是精品荟萃。本次展覽,各大博物館攜珍貴館藏而來,東西南北中彙聚一堂,展品涵蓋石器、陶器、銅器、鐵器、金銀器、玉器、瓷器、古文獻等多種文物品類,琳琅國寶包羅萬象,盡顯中華文明的光華璀璨。

即将亮相特展的國寶中,既有皿方罍、杜虎符、雲夢睡虎地秦簡、銀鎏金嵌珠金翅鳥立像等三季節目以來的高人氣文物,也有七璜組玉佩、鄂君啟金節、唐波斯孔雀藍釉陶瓶、唐僧取經圖枕等首次登上《國家寶藏》的珍貴寶藏。

屆時,哪件文物會站上C位?哪些初登《國家寶藏》的文物有“火力出圈”的潛質?它們又将為我們帶來怎樣蕩氣回腸的故事?一切答案,靜待觀衆親自解鎖。

賞百年考古的心血結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25日啟動

江山留勝迹,我輩複登臨。1934年,魯迅先生在《引玉集》的後記中寫道,“将來的光明,必将證明我們不但是文藝上的遺産的儲存者,而且也是開拓者和建設者!”

作為《國家寶藏》文物特展的配套衍生節目,《國家寶藏·展演季》是一次中華傳統文化的巡禮,也是一次面向文藝高峰的攀登。九期以來,所有國寶創演者盡一己所能,開時代之生面;借現代技術,展祖先之才情,為全國觀衆帶來别開生面的知識分享和文藝作品。

《國家寶藏·展演季》在遍邀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創演“文藝展品”的同時,還派出了另外一支小分隊奔赴各地,重走《國家寶藏》三季以來的博物館,協助館長們為特展制作不一樣的國寶身份證。

不為繁華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終。這些寶證,是文物與各地非遺元素、民俗特色碰撞的産物。《國家寶藏·展演季》特别打造國寶身份證,再一次用全新的表達形式激活了文物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也代表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緻敬之情與傳承之心。

賞百年考古的心血結晶!《國家寶藏·展演季》文物特展25日啟動

每一位曾經與國寶發生過聯系的人們,以及每一位在今天守護國寶的人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傳承中華文明,告訴全世界“何以中國”。

在《國家寶藏·展演季》行将話别之際,節目再度誠邀全國觀衆在未來的日子裡,借助更多的手段,走近國寶、走進展覽、走進博物館,一眼千年,感受文明的厚度與溫度!

來源:雲南省博物館

責編:黃璐

編審:吳晨萍

終審:錢紅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