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向善的力量

  從英國人胡潤每年評出慈善榜,到汶川、玉樹、舟曲災難後的企業和普通百姓踴躍捐贈,從李連傑建立民間慈善機構,到陳光标個人裸捐,從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到中國來勸善,到時尚界演藝界各種慈善晚會,似乎隻就在三四年間,公益慈善就從跨國公司、國内知名企業的标志性動作,一下子變為所有企業樹立企業品牌美譽度的必選動作,慈善公益的平民化和普及化,可以看做是中國這個極速向前奔跑的社會,企業在為自己在社會上的安身立命尋找着精神上的新支撐點。

  現實的問題是,當公益和慈善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一項正常性的動作,就像企業要追求利潤,要追求成長和競争力一樣,是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樣的情勢下,如果把慈善當做秀場,把公益當成企業公關,顯然,公衆對此會有相當的拒絕和反感。我們看到,現實中不乏有“裸捐”者成為媒體上的秀場人物,當着電視觀衆,把吃剩下的面條讓手下人接着吃幹淨,這實在讓人骨鲠在喉,忍不住會反胃了。

  “巴比”來中國勸捐,有人就擔心,這二位是用信仰來勸說中國的富豪們——“帶着巨富死去是一種恥辱”,但中國人富豪多數是無神論者,不信來世,往往信奉“不将巨富留給後人是一種恥辱”,現世做慈善更多是為了心靈能得到安慰和減緩社會仇視,重構進階慈善文化很難短時奏效。

  關于文化的話題說起來未免話長,如果我們懷着樂觀的心态來看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們的舉動,我們看到的是企業努力向善的好的結果,是中國企業家改變企業單純逐利的一場自我救贖。

  一個現實的案例是,海南省遭遇了49年來最強的一次暴雨襲擊,導緻海口、文昌等多個城區被淹。

  遠在浙江甯波的奧克斯集團第一時間捐款100萬元支援災區。公司海南籍受災員工,如家裡遇災,可以領取一定的物質援助或享受特殊照顧等幫扶政策。這次捐贈是汶川、玉樹災難過後,企業界捐贈進入平台期的時候,奧克斯又一次慷慨捐贈。

  從汶川地震是一次全民的慈善運動,也其中雖然夾雜着一些企業炒作作秀,不免進退失當,但我們仍然可以把這看做是中國企業界的一次全面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的大型演練。從玉樹到舟曲,到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來華,因災難産生而振臂一呼産生慈善活動正在消減。而中國富豪對“巴比”避而不見,也讓人看到富豪和企業界的不少微妙心态。

  對企業社會責任這個來源于西方宗教精神的事物,中國的企業界究竟該如何讓它成為企業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而不僅是懸挂在門口的店招,這并不是個容易解決的問題。

  奧克斯作為一家高度市場化的民營企業,在經曆的快速創富和企業的發展壯大後,不斷内省作為優秀企業公民所應該具有的品行和企業,并遵循内在的道德法則,去踐行這份責任。

  奧克斯空調内部人士自己說,慈善理念已經成為奧克斯人思維方式,無論是企業員工還是經銷商,一提到慈善、公益活動,他們都會投入100%的熱情趣參與。這種不為外界因素所幹擾的慈善公益,變得更為純粹和非功利性。

  從援助汶川、玉樹地震,到啟動綠色中國林,參與森林鄞州環保項目,贊助殘運會……到支援海南災區。據了解,在奧克斯創業至今,支援農業、教育、醫療衛生、基礎建設、殘障人士和老年人以及貧困戶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5000餘萬元。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奧克斯一而再再而三的追加捐助,金額超過1000萬元。奧克斯董事長鄭堅江還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向組織部交納“特殊黨費”150萬元,這也是迄今為止浙江省黨員個人交納的數額最大的一筆“特殊黨費”。

  從單純的慈善捐贈,到形成企業一整套完善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這是奧克斯作為企業公民性格不斷成熟的表現。從自發到自覺,奧克斯希望企業的營運能帶給社會正向的能量和效應。

  這家曾經以價格殺手姿态出現的企業,現在請來李連傑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言,将外部的優秀形象内化為企業的精神氣質。這些,我們已經不能簡單地用企業品牌宣傳來诠釋他們的行為,也許他們能達到的企業境界,比他們自己想象的更高。

  有人說,沒有推動慈善事業健康運作的制度,就不能有慈善文化的全民彰顯。哪怕有個體富人作出感動中國的義舉,也是難以集體效仿的小機率事件。但我們也看到,即使在規則并未完善之時,企業也可以遵循他們的内心法則,完成他們的自我升華,這甚至要比規則完善的時候更加難能可貴。

本文轉自于明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ayu/421362,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