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看“萌娃”短視訊麼?
“萌娃視訊”成為一種吸引流量、漲粉絲的新途徑
最初可能隻是分享孩子生活的片段
比如個人特長或者一些可愛瞬間等
但當一些視訊走紅、吸引了大批觀衆的時候
有的視訊開始“變了味”
#你怎樣看待啃娃族登上熱搜
這種拿孩子換取的流量密碼
真的正确麼?
如今,出現了越來越多以展示“萌娃”為主要内容的賬号,不少家長跟風将孩子打造成“網紅”,并通過商務合作實作流量變現。
但随着同質内容增多,不少賬号開始“另辟蹊徑”,出現了2歲孩子吃播、穿着尿不濕的萌娃下廚房做菜等模式。随着萌娃短視訊爆火,大量的廣告也會随之而來,這也導緻一些父母利用孩子打造賬号當作生意來經營。翻開一些賬号首頁,大多可以看到“好物推薦”“找我官方合作”等辨別。有營運兒童短視訊賬号的家長表示,靠娃就能月入15萬元。
針對這一現象
不少網友發表自己的觀點
觀點一
不能一刀切,隻要不影響孩子成長,正常錄制可以接受,這樣能讓浏覽者得到心靈治愈,又能讓寶爸寶媽獲得更多收入養育孩子,何樂而不為。

觀點二
被拍攝的孩子并沒有自主選擇權,也許并不想被拍,生活中都得面對鏡頭,這樣怎麼能有正常的成長過程。
觀點三
看到過很多強迫孩子拍攝短視訊畫面,覺得應該停止這種行為。
雖然有些家長單純為了“曬娃”
但有些像網紅“小馬雲”
被父母喂到70斤的3歲“吃播”網紅
這些被利益驅使包裝出來的萌娃網紅并不少見
“萌娃網紅”為何越來越多?
在短視訊、直播等平台盛行的時代,成為“網紅”似乎為孩子成名提供了一條便捷之路。
“萌娃視訊”成為一種吸引流量、漲粉絲的新途徑。最初可能隻是分享孩子生活的片段,比如個人特長或者一些可愛瞬間等。但當一些視訊走紅、吸引了大批觀衆的時候,有的視訊開始“變了味”:
一些“萌娃”在父母的誘導、哄騙甚至威逼下,不會說的話得說,不想做的事得做,不想吃的東西得吃,早早喪失了童年樂趣,過度暴露了個人隐私,價值觀念也被粗暴擾亂......
一些父母開始以“利”為目的,讓孩子拍視訊、搞直播、當部落客、成網紅、吸粉絲,目的隻有一個:賺快錢,多賺錢。為了讓自家孩子不“掉粉”、不過氣,有些父母為“博出位”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而這些被拉到鏡頭前的孩子們,不過是成人用來吸金牟利的道具,可悲亦可氣!
愛與利,誰主先?
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在家庭教育中承擔主體責任,特别要注意保護孩子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密集的短視訊曝光會讓孩子隐私過度暴露,孩子過早借直播短視訊等參與商業活動也會造成價值觀扭曲,形成“賺快錢”、“出名要趁早”等錯誤觀念。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
孫雲曉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軟肋,這世上最愛孩子的是父母,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夠真正地愛孩子。在愛和利面前,請永遠讓愛優先!
有遠見的家長,不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局限,而是真正為孩子的人生考慮,營造一個相對安全、清淨的環境,讓孩子安心學習成長。孩子有孩子的生活方式、遊戲方式、夥伴交往方式,不應該讓成人式生活過早介入童年。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