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C】通過幾個執行個體溫習指針

前篇回顧

  上篇介紹一些vim相關的内容

   作為新手,起初玩vim還是蠻痛苦的。不過慢慢嘗到甜頭後也很難放下了。本篇帶一樣很久沒玩c的同學溫故下指針。

step 1

  直接上圖了

這裡我們定義一個二維數組int a[2][5] = {1,3,5,7,9,2,4,6,8,10};

左邊檔案我們聲明一個普通指針 将二維數組的内容填充進來

我們來看看運作的結果

結論我就不總結了 和大家的想法一樣

右邊檔案我們聲明一個指針數組來存放

我們再看看右邊檔案的運作結果

大學裡 譚浩強的c入門熟讀的同學應該也早就知道結果了

溫習一下而已,通過上面的2個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些

左邊的例子實際上在記憶體區占用了一連串的位址,右邊的例子實際上隻生成了2個位址,通過不斷更新這2個位址的記憶體内容來實作。

step 2

左邊的代碼主要來示範指針指派後的效果

運作結果為

右邊的代碼主要示範值類型與引用類型的差別 這也是為什麼要用指針的原因之一

step 3

左邊的例子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c程式

運作看看

右邊的就先不看了 需要進階的場景還有很多

預祝大家聖誕快樂!

本文轉自 熬夜的蟲子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dubing/74754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