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伺服器的配置
DNS,全稱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解析系統。DNS幫助使用者在網際網路上尋找路徑。在網際網路上的每一個計算機都擁有一個唯一的位址,稱作“IP位址”(即網際網路協定位址)。由于IP位址(為一串數字)不友善記憶,DNS允許使用者使用一串常見的字母(即“域名”)取代。
DNS的作用:簡單的說就是将名稱如(http://www.sina.com.cn、www.baidu.com等)解析到對應的合法的ip位址上。
Hosts檔案
1. /etc/hosts 【linux】
2.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window】
也能将域名-----》ip的解析,,不過隻适用于小型網絡。。。
是以大型的網絡要用DNS來解析。。。
1.DNS層次結構
在DNS中采用分層結構,包括根域、頂級域、二級域及主機名稱。域名空間的層次結構類似一個倒置的樹,其中根作為最進階别,大樹枝處于下一級别,樹葉處于最低級别。。如下圖:
<a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210/124311973.png" target="_blank"></a>
根域13伺服器11在美國,1台在日本 ,1台在歐洲。。
FQDN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完全合格的域名。)有主機名和(DNS字尾)共同組成。。。主機名是FQDN最左端的部分。。。
2. DNS查詢過程
① Pc 送出請求 【名稱】
② Pc先看自己的緩存,如果有就用,
③ Pc緩存上沒有,就把請求發給DNS伺服器,伺服器看自己的緩存,有就發給客戶機
以上三步為遞歸查詢。如下圖的(1、5)
疊代查詢時在DNS伺服器之間
是以DNS的查詢過程是遞歸+疊代的方式
<a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210/124326842.png" target="_blank"></a>
3. DNS伺服器分類
① 主dns伺服器 原始記錄
② 輔助dns伺服器 記錄副本 【不能删除 改變】
③ caching-only伺服器 隻做緩存
④ 存根伺服器
4. DNS資源記錄類型(RR)
① SOA :起始授權記錄 包括【主dns伺服器 管理者郵箱 重新整理政策】的設定
② NS : 名稱伺服器 記錄該區域的授權伺服器
③ A : 位址記錄 把GQDN映射到ip位址
④ MX: 郵件交換 指上一個郵件伺服器
⑤ CNAME 别名
⑥ PTR 反向位址 把ip映射到GQDN位址
還有SRV、TXT、KEY、NXT 、SIG等
5. DNS伺服器的實作
window dns服務 (在添加和删除windows元件中安裝)
linux bind powerdns mydns 動态域名 mydns-ng
Bind (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市場占有率為70%左右,是以我們就安裝bind服務來實作DNS服務
6.BIND的安裝
安裝包有:
1.bind 主程式即伺服器端軟體
2.bind-chroot 安全 【産生額外目錄】
3.caching-nameserver 産生dns的主配置文檔的樣例檔案,實作緩存伺服器
rm -ivh 安裝包
yum -y install 包名
DNS 運作在53端口上 其中 tcp 53 用來區域檔案同步 udp 53 用來監聽請求查詢
主要安裝目錄
1.dns伺服器目錄 /var/named/chroot/
2.主配置文檔目錄 /var/named/chroot/etc
3.區域檔案目錄 /var/named/chroot/var/named
在/var/named/chroot/etc/下有一個名為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的樣例檔案,首先使用指令複制為named.conf
cp -p 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 named.conf 一定要加-p參數
關于named.conf詳解
----------------略
14 options {
15 listen-on port 53 { 127.0.0.1; }; 監聽DNS查詢請求的本機ip位址及端口
16 listen-on-v6 port 53 { ::1; }; 和15行功能一樣隻适用ipv6
17 directory "/var/named"; 指定區域檔案路徑(相對)
18 du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dump.db"; 當執行rndc dumpdb指令時,DNS伺服器存放資料庫檔案路徑
19 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 當執行rndc stats指令時,伺服器會将統計資訊追加到的檔案路徑名
20 mem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mem_stats.txt"; DNS伺服器輸出的記憶體使用統計檔案路徑名
21
22 // Those options should be used carefully because they disable port
23 // randomization
24 // query-source port 53; 指定用戶端在送出DNS查詢時必須使用的源端口
25 // query-source-v6 port 53; ipv6适用
26
27 allow-query { localhost; }; 指定接受DNS查詢請求的用戶端
28 allow-query-cache { localhost; };
29 };
30 logging {
31 channel default_debug {
32 file "data/named.run";
33 severity dynamic;
34 };
35 };
36 view localhost_resolver {
37 match-clients { localhost; }; 指定送出DNS用戶端的源ip位址範圍
38 match-destinations { localhost; }; 指定送出DNS用戶端的目标ip位址範圍
39 recursion yes; 允許遞歸查詢
40 include "/etc/named.rfc1912.zones"; 指定主配置檔案(相對)
41 };
還用一個重要的選項 forwarders 指定轉發伺服器
在主配置檔案中可以有多個view
7.測試指令及檢測工具
nslookup
dig 【linux】
host 【linux】
文法檢測工具
檢測主配置文檔 named-checkconf 主配置文檔的路徑以及名字
區域檔案的檢測工具 named-checkzone 域名 區域檔案路徑名字
日志 /var/log/message
8執行個體
a.主要區域配置
b.輔助區域配置過程(降低DNS伺服器的工作負載,提供一般時間的備援)
c.委派、授權、轉發區域的配置
(請下載下傳附件)
<a href="http://down.51cto.com/data/2361630" target="_blank">附件:http://down.51cto.com/data/2361630</a>
本文轉自 abc16810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abc16810/103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