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簡介
路由器能起到隔離廣播域的作用,還能在不同網絡間轉發資料包。路由器實際上是一台特殊用途的計算機,和常見的PC 機一樣,路由器有CPU、記憶體、BOOTROM。路由器沒有鍵盤、硬碟、顯示器;然而比起計算機,路由器多了NVRAM、FLASH 以及各種各樣的接口。路由器各個部件的作用如下:
(1) CPU:中央處理單元,和計算機一樣,它是路由器的控制和運算部件。
(2) RAM/DRAM:記憶體,用于存儲臨時的運算結果,如:路由表、ARP 表、快速交換緩存、緩沖資料包、資料隊列、目前配置。衆所周知,RAM 中的資料在路由器斷電後是會丢失的。
(3) FLASH:可擦除、可程式設計的ROM,用于存放路由器的IOS,FLASH 的可擦除特性允許我們更新、更新IOS 而不用更換路由器内部的晶片。路由器斷電後,FLASH 的内容不會丢失。FLASH 容量較大時,就可以存放多個IOS 版本。
(4) NVRAM:非易失性RAM,用于存放路由器的配置檔案,路由器斷電後,NVRAM 中的内容仍然保持。
(5) ROM:隻讀存儲器,存儲了路由器的開機診斷程式、引導程式和特殊版本的IOS 軟體
(用于診斷等有限用途),ROM 中軟體更新時需要更換晶片。
(6) 接口(Interface):用于網絡連接配接,路由器就是通過這些接口和不同的網絡進行連接配接的
路由器的使用與IOS 基本指令
實驗拓撲:
1:使用者模式和特權模式的切換
Router> //“Router”是路由器的名字,而“>”代表是在使用者模式
Router>enable //“enable”指令可以使路由器從使用者模式進入到特權模式
Router#
Router#disable //“disable”指令則相反,在特權模式下的提示符為“#”
Router>
2、IOS 編輯指令與曆史指令緩存大小
Router#show history //顯示曆史指令
Router#terminal editing //打開編輯功能,實際上這是預設的。用上下左右光标鍵試試移動光标,
Router#terminal history size 50 //以上把緩存的曆史指令數改為50,預設值為10
Router#terminal no editing //關閉terminal 的編輯功能
Router#terminal editing
3、基本IOS 指令
先連接配接到R1 路由器上:
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改變路由器的名稱為“R1”,設定立即生效。
R1(config)#enable password cisco //改變了enable 的密碼為“cisco”,這個密碼是從使用者模式進入到特權模式的密碼。
R1(config)#interface g0/0 //進入到接口模式,這裡是千兆以太網口(第0 個插槽的第0 個接口,編号從0 開始)。
R1(config-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給以太接口配置一個IP 位址10.1.1.1,掩碼為255.255.255.0 。
R1(config-if)#no shutdown //開啟以太網口,因為預設時路由器的各個接口是關閉的。
R1(config-if)#exit //退回到上一級模式
R1(config)#interface s0/0/0 //進入到接口模式,這裡是串行接口
R1(config-if)#ip address 10.12.12.1 255.255.255.0 //給串行接口配置一個IP 位址
R1(config-if)#no shutdown //開啟接口
R1(config-if)#end(或【Ctrl+Z】) //結束配置直接回到特權模式下。
R1#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把記憶體中的配置儲存到NVRAM 中,路由器開機時會讀取它。
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4、連接配接到R2 路由器上,進行以下操作: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2
R2(config)#enable password cisco
R2(config)#interface g0/0
R2(config-if)#ip address 10.2.2.2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f)#exit
R2(config)#interface s0/0/0
R2(config-if)#ip address 10.12.12.2 255.255.255.0
R2(config-if)#clock rate 128000
//R2 這一端是DCE,需要配置時鐘
R2(config-if)#end
R2#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R2#ping 10.12.12.1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
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0.1.14.126, timeout is 2 seconds:
!!!!!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1/4 ms
//從R2 ping R1 的串行接口,可以ping 通
本文轉自1594cqb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wolfchen/1088673,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