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明朝嘉靖二年四月,此時的甯波城正是楊柳依依、春風醉人的好時節。由于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甯波城自打明朝立國以來就是日本朝貢使團靠岸登陸的唯一地點。

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批數艘或數十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攜帶滿船貢品靠岸,在經過市舶司核查之後,這些船隊會繼續北上,朝見天子。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來華朝貢的商船

明朝的朝貢外交會蛻變成朝貢貿易

朝貢,朝在前而貢在後,目的是通過上貢這種方式重申各國的等級秩序,禮物多寡反在其次。明朝為了凸顯強盛,回賜朝貢國的禮物數量經常是貢物的數倍。雖然明朝作為宗主國一直把朝貢的形式目的放在第一位,但各個朝貢國卻早就實事求是的抓住了朝貢的貿易本質。為了獲得經濟利益,以北韓、琉球、日本為首的朝貢國不斷向明朝加派朝貢使團。明朝中期時的朝貢外交已經蛻化變質為朝貢貿易。

實際上接連不斷的朝貢使團對明朝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财政負擔。為了彰顯大國風範,朝貢使團來了之後要好生接待,無論吃住都必須高于社會平均水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朝廷以甯波、泉州、廣州三個港口城市為通商口岸,設立三處市舶司。在三個市舶司治下還特設三個進階飯店接待朝貢使團。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專門接待日本的市舶司駐地--甯波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明朝浙江甯波府

除了接待費用之外,朝廷還要花高價購買使團帶來的大部分貨物。為了遠播天朝美名,普惠番邦外夷,在官方外交禮儀進行完畢之後還有民間商人同使團進行有限的自由貿易。一般來說這個自由貿易的時間為三五天,隻有明朝最忠實的朝貢國北韓和琉球能夠突破這個限制。

朝貢使團帶着自己國家的特産來天朝販賣,再把收獲的銅錢換成本國缺少的明朝商品,這些商品帶回國後又被賣給自己國民。這一來一去獲利數倍,難怪朝貢外交會蛻變成朝貢貿易。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琉球來明朝貢的貿易船

日本細川氏和大内氏兩大家族的朝貢權争之争

朝貢如此暴利,如果不加以限制一定會扯下最後一塊遮羞布,變成赤裸裸的貿易行為。同時也為了減少接待使團産生的财政負擔,明朝廷制定了限制朝貢次數的勘合制度。明朝禮部會視各國的具體情況不定期向其當局發放“勘合”,隻有持有勘合的使團才能得到明朝廷接待,沒有勘合的遠洋商船不允許停靠港口,更不允許上岸交易。

嘉靖二年的日本正處在戰國時代,國内政權一個接一個輪番上陣。本來日本的朝貢權掌握在足利義持将軍手上,在足利義持失勢之後細川氏和大内氏兩大家族展開了朝貢權争奪戰。

該年大内氏掌握了朝貢勘合,派出了三艘使船前往甯波港口。聽說大内氏派出使團之後細川氏不甘人後,而細川氏手中隻有一張過期失效的弘治勘合。細川氏抱着試一試的态度也派出了自己的使團駛向甯波。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日本細川氏家紋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日本大内氏家紋

細川使團知道自己于理不合,于是重金賄賂甯波市舶司大太監賴恩。賴恩收受賄賂之後格外照顧細川使團,雖然細川使團到的比大内使團晚,但是驗貨卻比大内使團早,在歡迎晚宴上賴恩還特意把細川使團的座位放在了大内使團的上坐。

對于明朝官場,特别是明朝官場上的太監來說,收受賄賂、徇私舞弊本是同舉手投足一樣的平常事,但是賴恩萬萬想不到他一的時糊塗竟然惹下了滔天大禍。

大内使團本意為勝券在握,手持唯一的勘合憑證,又早早來到了甯波港口,但是卻打不過細川使團送給賴恩的銀子。沒有賴恩的配合,細川使團根本見不到聖上,貿易的事就更别提了。投訴當然是不可能投訴,根本就沒地方投訴。要麼灰頭土臉的回到日本,要麼拼出去大幹一場,大内使團選擇了後者。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明朝的太監

明朝--甯波争貢事件

宴會過後,大内使團從明朝兵丁手中搶回了自己船上的兵器,開始襲擊細川使團和船隊。細川被突然襲擊打得蒙頭轉向,隻好抱頭鼠竄。大内使團打完細川使團後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燒了宴會大廳。

雖然有太監賴恩在背後幫助,但是細川使團還是被大内使團打得落花流水。最後細川使團的使節逃到紹興城,大内使團在要求紹興交出敵人未果後一路燒殺搶掠,最後竟然奪回船隻出海回國。

明史記載,此次事件明朝損失軍官五人,士兵及百姓無數。禍亂造成“浙中大震”,甯波百姓不堪其擾。

這就是明史上赫赫有名的甯波争貢事件,也叫做争貢之役、明州之亂。本來是為了彰顯大國風範,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這一下就讓日本兩個使團攪和的沒了勁頭。兩波夷人在自己地頭火拼不說,還傷我官兵,殺我百姓,嘉靖皇帝的臉往哪裡擱?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

倭寇之亂的起因

甯波事件之是以“名垂青史”,并不是因為其跌宕曲折的戲劇性,而是因為這件事直接導緻了後來延續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倭寇之亂。

嘉靖、隆慶和萬曆三朝的倭寇被稱作後期倭寇,不同于人們往常印象中的日本海盜倭寇,後期倭寇是主要由中國商人組成的走私集團,其間隻有有少部分日本人和北韓人受雇參與其中。而這個走私集團,正是嘉靖逼出來的。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倭寇圖》中的明軍形象

由于甯波争貢事件影響惡劣,朝廷中嚴行海禁的呼聲甚嚣塵上。經過廷臣商讨,禮部奏請“罷市舶”,即關閉甯波市舶司,斷絕同日本的往來。

可是此時日本已經與明朝通關貿易122年,共來往商船十五批。日本對于明朝所産的絲織品、銅器、藥材、砂糖、瓷器、書畫、漆器、棉布等物品需求巨大,并且已經形成依賴。突然關閉甯波市舶司對日本來說無異于天降橫禍。

與此同時,甯波附近也形成了一支依靠對日貿易生存,力量巨大的商人群體。俗話說斷人财路等于殺人父母,明政府一刀切關閉甯波市舶司,兩頭不讨好。

一面是日本急需明朝商品,一面是明朝商人急需出口獲利。幹柴烈火一相遇,走私應運而生。最嚴重的時候,甯波沿海的豪族、官府、商人互相勾結,由于處在黑色地帶,沒有官府提供秩序,這些走私團夥逐漸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武裝力量。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産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上圖_《倭寇圖》中的倭寇形象

這些走私集團風平浪靜的時候還好,但隻要朝廷一有嚴行海禁的風聲他們就騷擾沿海周邊,期望通過制造混亂迫使朝廷放棄查繳走私。

商人汪直(也有史料記作王直)是當時最大的走私頭目,在甯波市舶司關閉前期還曾上書朝廷請求重開海禁。同現在的黑社會團夥一樣,隻要一家坐大就會秩序井然,群龍無首的結果就是紛亂疊起。汪直集團在被胡宗憲粉碎之後各個走私集團又重開戰火,沿海地區又一次變成焦土。而這一切的原點就在嘉靖二年的甯波争貢事件。

文:劉不成

參考文獻:《明史》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