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急于讨伐吳國,究竟是為何?一定不是給關羽報仇

三國演義當中,關羽跟随劉備征伐天下,舉世皆知其名。但英雄總有末路之時,關羽雖然身經百戰,最後依然被東吳的呂蒙設計殺害。劉備聞得自己義弟被殺,悲憤無比,便不顧一切出兵伐吳,兄弟情義感天動地。然而,劉備伐吳真的隻是為關羽報仇麼?事實并非如此!

劉備急于讨伐吳國,究竟是為何?一定不是給關羽報仇

首先是伐吳的時間。劉備是在關羽身死一年多後,才出兵禦駕親征去伐吳的。關羽身死之時,劉備已經有了稱帝的實力,但是還沒有正式稱帝;等到關羽身死不久,劉備便在衆人的簇擁之下,登上了帝位,可見稱帝才是第一要緊的事情。

如果劉備真的是因為關羽被害而怒極攻心,發誓與東吳勢不兩立,心中隻想着為自己的兄弟報仇,他應該即刻就發兵才對,但是劉備并沒有這麼做,近兩年了,衆人的義憤都平靜下來了,他才慢悠悠地出兵,這時候伐吳絕不是為關羽報仇,而是劉備自己本來就想伐吳。

劉備急于讨伐吳國,究竟是為何?一定不是給關羽報仇

其次,當時魏蜀吳三大勢力中,魏國實力最強,東吳與魏國相比,實力沒有那麼強悍,比較容易攻伐。還記得關羽被害之後,孫權将關羽的首級進獻給曹操,想移禍給曹操嗎?但是曹操偏不上當,他厚葬了關羽,盡全禮儀,想讓劉備隻記恨東吳。

是以那時候魏想讓劉備伐吳,而吳又想讓劉備伐魏,兩邊都想做漁翁,等另外兩方打得差不多了,再坐收漁翁之利。劉備不是傻子,一時間自然不可能按照他們想的來,等自己做好了準備,再挑實力遜于魏國的東吳下手,說到底是權衡了勝算,柿子要撿軟的捏。

劉備急于讨伐吳國,究竟是為何?一定不是給關羽報仇

第三是因為荊州。荊州一直都是蜀和吳争奪的焦點,因為這塊地方實在是戰略要地,兵家必争。諸葛亮當年隆中決策之時,就曾經對劉備說過:“若跨有荊、益......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将将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隻是當年劉備好不容易奪下的荊州,随着關羽戰敗身死,荊州也被東吳占據了。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劉備能不惦記着拿回來嗎?再說自己久據荊州,民心是很歸伏的,如果長期被東吳占據,那可就說不準了。

劉備急于讨伐吳國,究竟是為何?一定不是給關羽報仇

百姓可不明白你們的打打殺殺,他們隻想安安穩穩地過日子。是以,荊州必須一鼓作氣拿回來,否則夜長夢多。隻是劉備進軍不夠謹慎,最後失敗而歸。說到底,劉備急于讨伐吳國,表面上看是為關羽報仇,其實還是身為一代枭雄争奪天下的野心在驅使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