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是邏輯磁盤管理的簡稱,是Linux下的對磁盤分區管理的一種機制,LVM是建立在硬碟和分區之上的一個邏輯層,提高磁盤分區管理的靈活性
LVM常用的術語:
(1)實體卷,pv,實體卷可以是整個硬碟,硬碟上的分區,或者邏輯上與磁盤分區具有相同功能的裝置(RAID)
(2)卷組,vg,由一個或者多個實體卷組成,建立以後可以自由将實體卷添加進來
(3)邏輯卷,lv,邏輯卷是從卷組中切出來的一部分,在建立以後可以自由更改其大小。
(4)實體區域,pe,每一個實體卷被劃分為基本單元,具有唯一編号的PE是可以被LVM尋址的最小單元。同一個卷組中的所有實體卷的PE大小需一緻
(5)邏輯區域,LE, 邏輯區域也被劃分為可被尋址的基本單元(LE)
建立LVM之前先看一下磁盤分區工具,fdisk和parted
1.fdisk
(1)fdisk <硬碟裝置名> 如#fidsk /dev/sdb
(2)檢視所有分區 p
(3)删除分區 d,然後選擇分區編号
(4)建立新分區 n
(5)選擇主分區/擴充分區 p/e
(6)輸入分區編号
(7)建立分區的起始柱面
(8)分區結束的最後一個柱面
(9)改變分區類型 t
(10)輸入要改變的分區的編号
(11)輸入分區類型編号(L顯示所有支援的分區類型)
(12)儲存退出 w
fdisk -l <硬碟裝置名>檢視分區清單
2.parted
(1)進入互動模式parted <硬碟裝置名> 如:parted /dev/sdb
(2)檢視分區清單 p
(3)删除分區清單 rm
(4)輸出分區編号
(5)建立新分區 mkpart
(6)要建立的分區類型 p/主分區/e/擴充分區
(7)檔案系統類型[ext2]
(8)起始點
(9)結束點(-1s代表結束到末尾)
(10)更改檔案系統類型 set
(11)輸入分區編号
(12)輸入檔案系統類型
(13)狀态on/開啟off/關閉
如何建立LVM系統
環境,假設新添加一塊硬碟為/dev/sdb,用fdisk建立分區
(1)#fdisk /dev/sdb 進入互動
(2)n 建立新分區
(3)p 主分區
(4)1 分區編号1
(5)開始柱面預設
(6)結束柱面 +4G(根據實際情況)
重複上傳的操作,建立一個邏輯分區,大小4G
(7)t 更改檔案系統類型
(8)1 要更改的分區編号
(9)8e 檔案系統類型編号
重複更改,把建立的那個邏輯分區也變為LVM類型
第二步,建立實體卷,
(1)pvcreate /dev/sdb1
(2)pvcreate /dev/sdb5
可以使用pvscan檢視實體卷對應的裝置名稱
pvdisplay <實體卷裝置名>檢視詳細資訊
第三步,建立卷組
(1)vgcreate wwwVG(卷組的名稱,自己指定) /dev/sdb1 /dev/sdb5(要加入卷組的實體卷,必須為LVM類型)
vgdisplay <卷組名>檢視卷組的詳細資訊
第四步,在卷組中建立邏輯卷
(1)lvcreate -L 2G(邏輯卷大小) -n www(名稱) wwwVG(第二步建立的卷組的名稱)
或者lvcreate -l Free PE(空餘PE大小) -n www wwwVG
建立完成可以用lvdisplay檢視詳細資訊
第五步,在LV上建立檔案系統FS
mkfs -t ext3(指定類型) /dev/wwwVG/www
編輯/etc/fstab
/dev/wwwVG/www /srv/www ext3 default 0 0
mkdir /srv/www
mount -a加載
就全部完成了
本文轉自 3147972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a3147972/129402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