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龍私有化,攜程與騰訊眉來眼去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70/FB/wKiom1XCwfaTiOoZAAFy9iM6lGs437.jpg" target="_blank"></a>

  至于藝龍再次賣身給騰訊的原因是,藝龍表示因為競争對手“看到中國移動住宿市場的巨大潛力,不惜以每年虧損十多億元人民币的燒錢速度在這個市場裡瘋狂擴張,藝龍是以也面臨着巨大的競争壓力。”看上去是在控訴對手的以錢壓人。

  其實不說線上旅遊行業,整個網際網路都是在花錢買時間搶占市場佔有率。藝龍在巨頭們砸錢搶灘的線上旅遊市場的情況下黯然退出,隻能說是實力不濟。

  至于未來藝龍能否東山再起,那就要看藝龍背後的兩座大山騰訊和攜程的博弈了。在我看來,騰訊要求藝龍私有化或許本身就是一個将要與攜程合作的一個媚眼,而攜程也很知趣,其聯合總裁兼COO孫潔立馬表示,很高興看到騰訊看好藝龍的發展潛力,并認為攜程和騰訊兩家公司在很多領域都具備可以深入挖掘合作潛力。

  兩者合作的機會還是很大的,當然必不可少的是,藝龍在其中扮演着中介、棋子、籌碼等各種角色。

  對于騰訊:

  BAT都在強勢布局O2O市場,可謂轟轟烈烈。但是在線上旅遊市場,相對于阿裡和百度的紅紅火火,騰訊卻顯得相對弱勢。

  百度有咄咄逼人的去哪兒,阿裡有去啊,騰訊沒有旗艦部隊。有趣的是,2011年,百度和騰訊幾乎同時首次投資了線上旅遊行業。百度投資了去哪兒網,騰訊投資了藝龍。四年間,百度賺了近8倍,騰訊卻做了折本買賣。騰訊臉都黑了。騰訊恐怕時刻都在想着翻盤的機會。

  這次騰訊增資收購藝龍,或許就是機會到了。不過可以預測的是騰訊收購藝龍卻不會押寶藝龍,藝龍隻是成為騰訊聯系攜程一個棋子、中介或籌碼。原因如下。

  在藝龍,攜程稱老大幾乎已成定局。

  攜程在5月份以4億美元收購Expedia旗下藝龍的37.6%股份,成為藝龍的最大股東。其次是鉑濤集團持股22.2%以及Luxuriant持股3.7%。如果私有化順利,騰訊最多将控制藝龍36.5%的股份。基本可以斷定的是,即使在私有化後騰訊無論是在股權比例,還是在投票權比例方面都無法超越攜程。也就是說騰訊是搶不到老大的位置的,也就是會受制于攜程,這并不符合騰訊的利益。

  藝龍已殘缺,被攜程砍掉了機票業務。

  殘缺有時候是美,但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歡。之前藝龍的主要業務還是酒店,但其機票業務也在不斷增長。但是在攜程成為藝龍最大股東後,6月份直接砍掉了藝龍的機票業務,這可能是出于财務壓力的原因,但是明顯不符合不符合騰訊四處撒網的作風,砍掉機票業務,或許預示着丢失了未來的一個風口。

  由此看來,騰訊跟攜程合作,或者像謝璞所說,直接以藝龍股票作價,換成攜程股票,對于騰訊來說或許是更好的方式。

  對于攜程:

  攜程表面是跟百度的去哪兒和阿裡的去啊相抗衡還不落下風的存在,但是攜程的壓力自然絕不會小。無論機票、酒店還是度假業務都處于岌岌可危的地步。

  尤其是去哪兒選擇激進的以虧損換份額的路線,讓攜程壓力山大。去哪兒網CEO莊辰超在公司内部講話中表示,去哪兒不怕打價格戰,而且可以曠日持久得競争下去。

  針對競争對手的壓力,攜程采取資本換市場的政策。2013年至今,攜程已經在上下遊産品、供應商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包括一嗨租車、易到用車、快捷酒店管家、途家、途風網、慧評網、同程網等。比如攜程收購藝龍37.6%股份,就被認為是攜程的防禦性收購,目的是阻擊快速發展的去哪兒網。

  不過資本換市場隻能是個戰術,卻不是戰略,暫時性的拖延并不是拯救之道,所謂久守必失,攜程更好的戰略隻能是以殺止殺。而要打起價格戰,攜程急需資金。攜程去年失守營收開始虧損,直到今年第二季度扭虧為赢,但是想要打起百度和阿裡支援的燒錢戰,非常需要一個靠山,明顯,騰訊很合适。

  另外,從實際角度來講,攜程與藝龍業務高度重合,攜程收購藝龍面臨涉嫌壟斷線上酒店市場的問題,在攜程有所顧忌的情況下,與藝龍的業務對接方面也橫生許多難題,并不能實作收購藝龍最初的野望。而如果收購藝龍之後的騰訊和攜程合作,攜程當然可以實質上完全控制藝龍。

  在這樣的情況下,騰訊和攜程一拍即合是很自然的事情,很有雙赢的潛質。至于藝龍的命運,它很可能會得到騰訊資金、管道等各方面的支援,也可以“繼續做大做強”,但隻能是個棋子、籌碼或傀儡了。

本文轉自于明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ayu/1682153,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