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你出院以後身體恢複怎麼樣?寶寶是吃母乳還是奶粉?你現在出院十多天了,要适當增加活動量。”“阿姨,我看你現在嘴唇還有點紫绀,首先術後肺複張可能不是太好,你咳嗽的時候一定深吸氣,用力咳!其次告訴孩子給你買個制氧機吧,在家間斷吸氧……”這是羅平縣中醫醫院的醫護人員在鐘山鄉拖黑村,對出院後的患者進行家庭訪視的情景。
今年以來,羅平縣中醫醫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認真踐行“我為群衆辦實事”,深入開展“學醫為民、服務鄉親”暖心活動。在醫院,他們對待病人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出院後,下鄉義診除了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入戶回訪,給予出院患者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真是太友善了,在家門口就可以學習到孕期的一些知識,還能夠做孕期檢查。”“謝謝你們,我都出院兩個月了,還一直挂念着我,還給我這麼多常用藥。”“您在住院期間對醫院的服務還有哪些還不滿意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我們幫助的?”該醫院通過“三個一”活動,(即每位入院患者都有一名護士到床頭探視,了解住院的原因,看望恢複情況,聽取意見和建議;做到每周一下鄉,由醫院下鄉小分隊組成的志願者到各個鄉鎮各村委會進行義診,檢查留守老人、兒童的健康狀況,篩查孩子存在的先天性疾病;每次下鄉搜集住院過的重大病症患者,做一次家庭訪視,了解困難,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用真情播撒健康,切實把這項暖心的實事做實。、
“我們醫院帶着裝置到各個鄉鎮各村委會進行義診,為基層群衆服務,做真做實這件服務群衆健康的事,對于老百姓來說比較實惠,在家門口就可以看病,特别是給部分留守老人、兒童給予幫助,既給群衆帶來一些便利,也讓他們早早地發現一些身體情況,盡早的就醫治療。”醫院黨總支辦公室副主任喻輔賢與記者交流着,每次下鄉義診,内科、外科、口腔科、婦科、針灸科、藥房等科室醫務人員熱情為前來咨詢就診的群衆服務,對部分患病群衆進行了診療,給出具體的診療方案和建議,免費發放适用藥品,還向群衆宣傳健康生活方式,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高水準診療服務和健康教育服務。
前不久,一名11歲小女孩,身患糖尿病,需要終身服用胰島素。她曾經兩次因昏迷導緻暫時休克送到醫院就診,主管醫生告訴小女孩的父母買一個胰島素泵,由于家庭經濟稍微有點困難,價格3萬餘元的胰島素泵對于她的家庭來說,已經是天價了。喻輔賢得知情況後,組織醫院裡的醫護人員捐款,幫助小女孩購買了胰島素泵。這份愛心讓一個花季少女的生命得以延續,讓一個家庭減輕了負擔,真正诠釋了為群衆辦實事,傳遞愛心,送去溫暖。
該活動持續開展,不但給群衆帶來了便利,而且減輕了群衆的負擔,建立全方位的醫患溝通監督管道,全面了解社會及廣大患者的需求與期望,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水準。“醫院通過開展“學醫為民、服務鄉親”活動,有效傳承中醫藥,增強中醫藥的影響力,引導老百姓盡量首先看中醫。”院長劉自平表示,活動讓人明白如何處理醫患之間的關系,真正地做到了學醫為民服務。自今年四月開展以來,已累計下鄉32次,出動醫護人員700餘人次,服務群衆2萬餘人,免費送藥價值3萬餘元。
(羅平縣融媒體中心記者李忠橋 實習生王學美)